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全球深陷“黑客潮”

http://www.CRNTT.com   2011-09-16 15:02:05  


 
黑客的前世今身
 
  黑客,起源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群狂熱的電腦迷自稱為“黑客”(Hacker),即“肢解者”和“搗毀者”,要徹底“肢解”和“搗毀”大型主機的控制。八十年代之後黑客的隊伍開始蓬勃發展。在3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黑客群體不斷壯大並逐步分化,出現了所謂的黑客、白客、灰客和紅客。無論出於何種動機、無論是哪種顔色,黑客群體的“泛濫”已是大勢所趨。
 
  勿庸置疑,經濟利益是黑客現象泛濫的主要動因。面對巨大的誘惑,黑客開始與犯罪團夥結合,或者直接轉變成網絡罪犯,其獲利手段大體包括制售惡意軟件(包括蠕蟲、木馬等)、製造和販賣僵屍網絡、出售各種信息、以攻擊為威脅進行敲詐勒索等。黑客產業鏈現今遍布全球,“地下網絡經濟”規模龐大。犯罪分子通過“地下交易服務器”、“數據黑市”等渠道出售社會安全號碼、信用卡、銀行卡、電子郵件地址列表、網絡遊戲裝備和貨幣、甚至是知識產權等一些商業機密。日益猖獗的網絡犯罪對各國電子商務、網絡經濟乃至網絡誠信構成嚴重威脅。今年2月,英國政府發表評估報告估算,2010年全英國因網絡犯罪遭受的損失達270億英鎊。美國、中國、日本、德國等每年所受的損失亦在以億元計。
 
  但追求自由、打破管束卻是黑客追逐的理想。互聯網的誕生和發展,讓人們體驗到了一個全新的、自由、平等和共享的網絡世界,黑客的出現就是要打破權威對信息和網絡的控制,實現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共享。第一代黑客大多是無權無勢的孩子,在他們看來“擁有操控機器的能力真的太具有吸引力了,其他人是難以理解的”,他們的所作所為只是在炫耀技能和嘩眾取寵。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黑客文化,本質上是要推動技術進步,維護網絡正義和社會公正。“匿名”之所以支持維基解密,就是因為認同其創始人阿桑奇推崇和宣揚的“絕對的信息自由”、“透明革命”理念。而索尼之所以遭重創,則是因為它起訴破解其PS3遊戲機的黑客喬治.霍茲的舉動激怒了黑客組織。在黑客們看來,索尼主管居然想要與整個黑客界對抗,這無疑是在自尋死路。索尼應該去打擊那些盜取其版權去的罪犯而不是能發現其系統自身不足、提倡技術自由的“破解者”。

  相比之下,蘋果對“越獄者”(雖然是迫不得已)卻大度得多,但也因其系統的封閉性難逃黑客之手。1996年,約翰.巴羅推出《網絡空間獨立宣言》正是這種黑客文化和精神的最好詮釋:“真正衝突出現的時候,不公正出現的時候,我們自己會鑒定它,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它。……我們正在創造一個新世界,人人都可以進入這個世界……人人、處處可以表達他或她的信仰,無論這種信仰是多麼古怪,而不再害怕被強制沉默或強制一律”。最近,24歲的艾倫.斯沃茲攻入全球極負盛名的期刊數據庫JSTOR,將約500萬份學術論文下載到電腦上並欲發布在網上與“全球共享”。他創建的“求進會”聲稱,不論信息存儲在何處,他們都將義不容辭地“獲取信息,建立備份,並同全世界分享”。 上月他被波士頓警方逮捕後,已有4.5萬人簽署網上請願書,表示“支持斯沃茲以及他關於政府和學術界道德倫理的畢生努力”。維基解密亦在推特上聲援:“斯沃茲繼續奮戰,歷史站在你身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