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政治“死結”必須解開

http://www.CRNTT.com   2011-09-29 09:13:35  


 
反對派堅持對抗

  實踐反覆證明,中央處理與香港“泛民主派”關係始終是以《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為準則。“泛民主派”可以有其信奉西方政治模式的理想,可以批評國家執政黨和內地,但必須承認“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必須接受國家執政黨和國家主體政治體制的現實。

  “泛民主派”堅持對抗,欲以西方政治模式來重塑國家政治體制,其政治立場和行為挑戰和違反《基本法》、“一國兩制”,使改善關係的前提和基礎蕩然無存。

  即便如此,只要“泛民主派”的若干派別願意在若干香港政治議題上採取尊重和承認中央憲制權責的態度,中央還是願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給予區別對待。

  事實勝於雄辯。是誰使香港政治無寧日?是香港的“泛民主派”及其後台老闆。

  有人主張,下一任行政長官在組建其管治班子時,應當體現大團結,任命“泛民主派”的領袖人物為主要官員。與這種觀點相配合的是,對特區政府在過去幾年曾不時說過的所謂“親疏有別”的批評。在這些人眼里,特區問責班子未向“泛民主派”開放,是貫徹中央視香港“泛民主派”為反對派的指示,從而,造成了香港政治無法克服的僵局。換言之,不將“泛民主派”視為反對派的最有說服力的佐證是,特區政府起用“泛民主派”政治領袖為主要官員。

  然而,這樣的主張不是出於政治幼稚便是政治蠱惑。

  當代政治,無論哪個地方是何種政治體制,都沒有也不會有將對立政治派別的領袖人物匯聚一堂的管治班子。所謂執政聯盟是由政治理念或利益相近的黨派所組成。

  有時,政治領袖出於政治策略考慮,會任命對立黨派的個別政治人物出任其管治班子的成員,譬如,奧巴馬入主白宮後,留用共和黨籍國防部長,任命共和黨人出任美國駐華大使。但是,好景不常。而今,奧巴馬內閣清一色由民主黨人組成,美國駐華大使也改為由民主黨人出任。將政治策略與政治立場混淆是成熟的政治人物不應該犯也不可能犯的低級錯誤。

須推動社會轉變

  香港政治有其自身特殊性。其一,缺乏本地相對獨立的政治活動和政治派別,政治上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是中國與若干西方大國政治矛盾的一個縮影。其二,所謂“泛民主派”有“公開”與“隱蔽”兩種類型。“公開”的已然表現為眾所週知的政治團體、政治人物,而“隱蔽”的則散佈於香港社會。

  近幾年來,愛國愛港政治團體的代表只能出任一些法定機構的成員,香港政治之光怪陸離,真正是嘆為觀止!

  解開香港政治“死結”,惟有推動香港盡快實現“承前”向“啟後”轉變,香港社會主流民意和相應的政治生態早日認同和接受“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

  來源:2011年9月28日 04:52:39 大公報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