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等收入陷阱”實質是“改革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11-11-24 08:41:26  


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并不是所謂“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而是改革停滯與倒退的風險,是“改革陷阱”或者說是“轉型陷阱”。
  中評社北京11月24日訊/隨著中國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各方面開始突然關注中國面臨的“中等收入陷阱”風險。悲觀者認為中國已經在“中等收入陷阱”中,並且列舉了相當多嚴峻的問題;樂觀者認為中國已經超過了“中等收入階段”,不存在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南方日報發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所所長匡賢明文章表示,如果把視野拓展到世界範疇,拓展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經濟發展,就可以看到,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並不是所謂“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而是改革停滯與倒退的風險,是“改革陷阱”或者說是“轉型陷阱”。

  文章分析,第一,中國的問題不能僅從發展角度來看,更要從體制角度來看。“中等收入陷阱”主要還是發展的角度,比如人們常說人均年收入達到4000美元,就進入到矛盾與問題的突發期,但這個說法並不盡然,中等收入階段與矛盾突發期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繫。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也是一個轉軌大國,僅從發展角度來分析中國,恐怕並不全面。“改革陷阱”則主要從體制角度來分析問題。一個國家是否處於矛盾突發期,關鍵在於這個階段的體制是否適應了發展的需求,如果不適應,就難以有足夠的能力推進相關的改革。如果這個國家或者地區缺乏動力推進改革,改革停滯不前,必然會積累矛盾與問題。因此,用“改革陷阱”比“中等收入陷阱”更能揭示為何一國發展到一定程度會突然失去發展的動力。

  第二,中國始終面臨著“成長陷阱”。即便從發展的角度看,“中等收入陷阱”也並不全面。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發展的不同階段都面臨著各種風險和挑戰,解決不好,就有可能掉入陷阱中,經濟增長會長期低迷甚至倒退,社會矛盾積累。改革開放前30年,中國人均GDP長期徘徊,社會溫飽問題長期難以解決。這實質是一種“低收入陷阱”。同樣,假設我們跨越了中等收入階段,也並不必然萬事大吉。在高收入階段,如果體制僵化,同樣有可能出現“高收入陷阱”。例如,日本在高收入階段中,由於政策失誤、體制僵化、改革乏力,結果陷入“高收入陷阱”中,失去了寶貴的十年。從這個角度看,與其討論“中等收入陷阱”,不如討論“成長陷阱”,亦即一個國家和地區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面臨哪些陷阱。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