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香港反對派陷入尷尬處境

http://www.CRNTT.com   2011-11-29 08:48:20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
  中評社北京11月29日訊/“香港的經濟轉型、政治轉變、社會演進,各種矛盾錯綜複雜,要求政治團體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不能停留於簡單的價值原則和政治口號。經歷第四屆區議會競選挫折之後,反對派的處境是:分裂沒有本錢,結盟缺乏基礎。”香港資深評論員周八駿今天撰文“反對派陷入尷尬處境”如是分析。詳論如下: 
  
  2011年11月7日第四屆區議會競選結果公布當日,公民黨黨魁梁家傑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泛民主派”須重新界定,以開除“人民力量”。然而,“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的“飯盒會”卻是既沒有重新定義“泛民主派”,也沒有明確表示開除“人民力量”,而只是溫和地表示,欲參與“泛民主派”協商機制的必須放棄暴力行為。換言之,“人民力量”實際上是被反對派其他政治團體一起“停職察看”,是否將被正式從“泛民主派”中除名,取決於“人民力量”與反對派其他政治團體關係進一步演變。

內部缺乏凝聚力

  第四屆區議會競選後,反對派向何處去?這是香港政局變化其中一個值得關注的大問題,可以分解成若干較小問題來分析。

  首先,梁家傑為何不表示社民連也必須從“泛民主派”中除名?無論政治立場還是基本政治策略,社民連與“人民力量”都沒有分別。後者所以從前者分裂出去另立門戶,是幾位領導人物之間意氣之爭或私人恩怨。唯一可以解釋梁氏態度的因素是,“人民力量”在今次區議會競選中,實施“票債票償”行動,破壞了“泛民主派”結盟一致對付愛國愛港陣營的大局,而社民連則沒有採取類似於“人民力量”的內訌舉措。

  “人民力量”的“票債票償”行動狙擊對象是反對“五區公投”的民主黨、民協。然而,不同立場的學者專家關於競選結果的分析都顯示,該行動沒有對民主黨、民協的選情產生實質影響。公民黨在選舉中遭受慘重損失,與“人民力量”的行動不相幹。所以,梁氏欲與“人民力量”“割蓆”的言論,不啻遭遇重創後的惱羞成怒,反映梁氏作為一個自視清高的政治團體的領導,缺乏起碼的冷靜和自制力;他對“人民力量”和社民連“親疏有別”,則暴露他不具備政治人物應有的政治判斷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