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真成了“中上等收入”國家嗎

http://www.CRNTT.com   2011-12-27 09:35:51  


  中評社北京12月27日訊/外匯儲備全球第一,GDP全球第二,出口全球第一,汽車產銷全球第一,石油消費全球第二……當中國在許多經濟總量指標上已在全世界“數一數二”時,不少老百姓往往會頭腦清醒地指出:中國人多地廣,經濟發展不能光看總量,關鍵要看人均擁有量。但最近,當中國社科院發布報告稱,即使以人均國民總收入來計算,中國也已經躋身中上等收入國家行列時,不少人在普遍提升國民榮耀感和自豪感的同時,也發出了疑問,我們的個人收入是否“被中上等”了?

  中國已成“中上等收入國家”

  理財周刊發記者邢力述評文章稱,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其仔教授在《產業競爭力藍皮書》發布會上表示,在進行對各項國際產業競爭力的評價和比較後發現,“中國現在產業國際競爭力是處於第一位的,高於美國和中國香港、台灣地區”。而在闡述未來產業發展現狀時,張其仔表示,按照2011年世界銀行的標準,今年中國已經進入中上等收入國家,正面臨著經濟增長放緩、人均收入難以提高的“中等收入陷阱”考驗,建議通過提高產業競爭力提高整體國民收入水平。

  據了解,20世紀80年代中期前,中國一直屬於低收入國家行列;其後開始步入中等收入國家之列;經過10多年的努力,又從低中等收入國家變成了中上等收入國家。

  專家指出,很多國家在成為中等收入國家之後,面臨著“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擾,即成為中等收入國家後會伴隨經濟增長乏力、人均收入水平難以提高的現象。這一現象首先於拉美地區出現,繼而在一些亞洲國家開始出現。藍皮書建議大力提高中國中高技術產業的競爭力,由出口導向轉向進口替代;進一步提高低技術產業的生產率;同時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意型產業和服務業的創新鏈建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