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兩岸政策本應是馬英九強項為何卻少談?

http://www.CRNTT.com   2012-01-13 08:44:45  


 
  誠然,在馬英九上台之後,由於隨即發生了國際金融風暴,後來又陸續爆發了歐債危機等外圍客觀不利環境,以及馬英九本身政治觸角不夠敏銳,行政執能力有限,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不足等主觀內在因素,而抵消甚至是吞噬了海峽兩會簽署的各項協議為台灣經濟社會帶來的好處,以致讓台灣民眾產生“復甦無感”的心理。

  但與此同時,也不能忽略另一種因素,導致台灣民眾“復甦無感”。那就是來自大陸方面,或是配套措施沒有跟上,或是具體措施沒能做到有的放矢,或只是滿足於表面上的轟轟烈烈、好好看看,而沒有將應做的工作做到實處,甚至是出現了某些失誤而不自知。因此,無論是這次大選誰勝誰負,北京在選後都應進行檢討,以利於將工作做得更好。

  首先,是“ECFA”配套不足,導致成效有限。由於海峽兩會在洽談“ECFA”的過程中,急於取得成效,在列出“早收清單”後卻缺少完整配套,導致台灣地區本已嚴重存在的兩極分化情況,更為嚴重。這是因為,缺少完整配套的“ECFA”只能讓少數人獲利,大多數人分享不到好處,因而讓本來就對貧富懸殊不滿的台灣民眾,因此而滋生“恨烏及屋”心態,對兩岸交流難以產生好感。

  實際上,在“ECFA”簽署後,由於台灣方面的原因,再加上大陸方面也沒有積極推動,使得大陸資金入台進度極慢;但與其同時,台灣資金卻急遽外流,其中較大部分是流到大陸去。連本來準備到台灣投資的外國財團,也因“ECFA”的便利,轉而投向大陸。據台灣當局“主計署”的統計,“ECFA”實施後,去年第一季台灣的投資率不升反降,跌到百分之十七點六三,到第四季投資率更是跌至百分之十七點一五,成為近三十年來最低。但台灣核准對大陸投資仍然快速成長,達到百分之六十五。而且,大陸赴台灣投資的資金,只是集中在金融投機的併購與財務投資,普通民眾沒有受益,更談不上增加就業機會,只是增加了金融業者的就業及盈利機會,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惡化兩極分化。甚至是一些大陸入台資金投放在房地產市場,進行投機炒作,進一步抬高了樓價,讓城市居民“上樓”更難,怨氣更大。反而台灣到大陸的投資,多是創造就業和轉移技術的直接投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