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的知識分子和權力

http://www.CRNTT.com   2012-03-20 09:04:33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3月20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的文章“中國的知識分子和權力”,文章說,如果中國沒有一個獨立的、以創造新知識為使命的知識分子群體,那麼中國的發展和進步,很難超越那些具有這樣一群知識分子群體的國家。詳論如下:

  本欄上周闡述了西方社會知識分子和權力之間關係的演進。那麼,中國的知識分子能夠從西方知識分子的追求,和他們所發展起來的知識體系,學到一些什麼經驗?討論這個問題,就是要檢討中國文化背景下的知識和權力之間的關係。這裡先來討論傳統上中國的知識分子和權力之間的關係。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境況另文論述。

  應當指出,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發展出類似西方的宗教文化。中國早就發展出一種世俗文化。孔子提倡“敬鬼神而遠之”,就是說,中國文化並不是否定超然或者“形而上”世界的存在,但並不對這個“形而上”世界進行討論和研究。佛教相信“來世”,相信超然世界,但在進入中國、經過儒家修正之後,也不像西方神學那樣去探討那個外在世界。總之,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形成過一種類似西方的“形而上”的哲學體系。沒有形成“形而上”哲學,並不是中國文化的缺陷。中國並沒有像西方那樣的長期和大規模的宗教迫害運動,和文化的世俗性有關。不過,另一方面,缺少“形而上”體系這個現實,對中國的知識體系的形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簡單地說,中國知識分子至少缺失獨立的學術精神。在“形而上”領域,人們面對一個抽象的東西(例如上帝),並可以與之對話。在超然世界面前,人人平等。因為每一個人都可以和這個超然世界對話,每一個人的意見都具有其合理性。

  從知識和權力的關係來看,在傳統中國社會,知識分子群體可以分為體制外和體制內,即和王權有關的體制內知識分子,和在王權之外的體制外知識分子。體制內知識分子主要是儒家和佛家,體制外主要是道家和“江湖派”。

  道家沒有能夠創造中國的知識體系。道家強調獨立,具備追求獨立的知識體系的思想條件,但為什麼沒有創造出知識體系?主要是兩個因素,一是道家退出政治社會,不關心人類社會;二是在研究方法上,道家主客體不分。同樣,道家因為強調個人的修養,也不追求社會權力,與社會權力無關。總體上說,道家可以說是一種人生哲學。當然,作為一個關於個人修煉的哲學,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為很多人所信仰。這也是一種權力,但這裡的權力概念,和我們所討論的已經有了區別。因此,我們這裡不討論道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