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怎麼看“叙利亞效應”

http://www.CRNTT.com   2012-03-28 09:44:28  


 
  隨後的3月21日上午,安理會通過了一份有關叙利亞問題的主席聲明。聲明重申,尊重叙利亞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原則,歡迎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作為聯合特使斡旋叙利亞危機,支持安南為實現停火、人道准入和政治解決叙利亞危機所做出的努力。俄、中兩國對該聲明持贊成立場,認為西方各國在關鍵問題上有重大讓步。究其核心,該聲明並未表明譴責叙官方鎮壓反對派,以及叙政府更迭的意見。

  中東問題評論家馬曉霖曾指出,“阿拉伯之春”,並非一場令人諱莫如深的“顔色革命”,而是“本色革命”或“無色革命”,呈典型“三無”特征:無明顯宗教主張,無強大反對派組織,無外來敵人蓄謀唆使。它是自發和內生的,是人民由爭取改善民生、保障公民權躍升為反不公、反腐敗、反專制的政治民主化運動。

  筆者認為,馬曉霖對“阿拉伯之春”的這一定性是準確的。在馬曉霖主編的《阿拉伯劇變:西亞、北非大動蕩深層觀察》(新華版/2012)一書中,多數篇幅正是圍繞這一定性,展開叙述和分析。其中,有四篇文字涉及叙利亞,談及叙經濟改革得失、威權政治邏輯和當任巴沙爾有限的政策選擇空間。為讀者了解叙利亞當前危機,提供了很好的描述分析文本。

  惜之,四篇評論文章,無一深入叙利亞政局危機的歷史隧道,指出錯綜複雜格局更具深遠的歷史成因。對造成今天局面背後的各大國博弈,亦少有論說。

  首先是西方內部問題

  回到歷史現場,很容易發現,叙利亞問題,首先是西方內部問題。

  展開地圖,看看叙的地理位置:自古至今,叙從來就是地中海國家。它地處地中海東岸,是連接北非(地中海南岸)、南歐(地中海北岸),以及阿拉伯半島乃至印度與歐洲商貿的交通樞紐,因而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商家兵家必爭之地。

  也因此,叙利亞的歷史,是一部異族占領、統治史。作為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叙利亞“建國”以來的5000年歷史年譜中,品嘗獨立果實,於叙利亞人,是極其奢侈的事情。史載的獨立時期,不足全部歷史的4%,可圈可點的,是薩拉丁擊敗十字軍東征後的幾十年,和最近的六十餘年。即使這一百幾十年的獨立,對叙利亞人來說,也是苦難多於幸福——間歇、有時持續的內亂,統治階層的暴戾和腐敗,讓叙利亞人不堪回首。

  那些占領、統治者,除極個別時期(15世紀初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兒橫掃西亞-中東),多為西方內部力量:先是阿拉伯半島的塞姆-阿拉米人,後是接踵而至的亞述帝國和巴比倫王國統治;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擊敗波斯人,開啟了叙利亞的希臘化時代,緊隨其後的,是羅馬人入侵和長達六百年的統治;公元七世紀,伊斯蘭教興起,掀起大規模擴張戰爭,叙利亞首當其衝,很快落入哈裡發帝國之手;在與奧斯曼土耳其爭鋒落敗後,哈裡發帝國退出叙利亞歷史舞台,讓位給前者,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戰後,本該獨立的叙利亞,因歐洲大國做局、費薩爾國王的妥協,使叙利亞落入法國委任統治。直到二戰後的1946年,經叙利亞民族主義者奮鬥,在美國政府干預下,叙利亞才獲得徹底獨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