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紅十字仁愛基金捐破車的必然

http://www.CRNTT.com   2012-04-27 13:37:07  


仁愛基金志願辦主任時進龍:我志願者辦愛幹嘛幹嘛,你監督不上。
 
  記者的調查揭開了劣質自行車的源頭:由天津一家庭式手工作坊生產,每輛140元,而“仁愛基金”捐贈時的標價則為700多元;採購自行車的“慈善協會的中間人”不與自行車生產廠家簽合同不索要發票。該自行車廠家老板還告訴記者,他和紅十字會某個領導很熟悉,該領導的辦公室裡放了半屋子茅台酒。他給人家送了兩輛高檔自行車,人家給他送了2公斤裝的茅台酒兩瓶,一瓶要賣4000多元……

  從報道中看,這些還不是此次捐贈事件的看點,真正的看點是仁愛基金“志願辦”主任時進龍向記者透露的信息:“志願辦”是時進龍個人的,“我想幹就幹,不想幹就拉倒。”時進龍說。他想給誰捐贈就給誰捐贈,“我打報告給人家一說,人家就撥下來”;西部12個省的救助和捐贈,全由時進龍“協調”,可見上萬輛(劣質)自行車捐給西部不算大事。“誰對我好,我(將捐贈的物品)給誰”;“我提出了一個理念,就是(給)非常好的單位裡面的弱勢群體(捐贈)”;“我‘志願辦’愛幹嗎幹嗎,你監督不上”……

  這下我們終於明白了,原來,以“遵循雪中送炭、公開透明、尊重捐贈方意願、體現資助效益四項基本原則”為管理原則的“仁愛基金”,竟然擁有這麼一個“想幹就幹,不想幹就拉倒”、“愛幹嗎幹嗎,你監督不上”的“志願辦”,而且這個“志願辦”擁有很大的權力,誰對他好,他就打個報告給“人家”(仁愛基金)一說,人家馬上就撥下來,他就把物品捐給誰……這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麼要年年給那些大企業和事業單位捐贈物品了,至於所捐贈的自行車質量差,那是另外一碼事。

  給紅十字會抹黑的並非那萬輛劣質自行車,而恰恰是紅十字會仁愛基金如此混亂的捐贈管理:

  第一,用140元採購來的自行車在捐贈時標價為700多元,那麼,是如何向他口中的“人家”(仁愛基金)打報告要錢的?他向上面報了多少錢?中間那幾百萬的差價哪裡去了?

  第二,“志願辦”主任想捐給誰就捐給誰,想捐什麼就捐什麼,而且不受監督,誰給他這麼大的權力?

  第三,紅十字會“仁愛基金”在西部12省如此大的捐贈額,全部由一個“志願辦”主任負責,這麼多年來,難道沒有人對這種捐贈進行過審計?

  此外,還有一個小小的疑問:自行車老板所說的那個“紅十字會領導”莫非就是該“志願辦”主任?如果是,那他“半屋子茅台酒”的來源就有解了。如果是另外一個人,那該“仁愛基金”的渾水恐怕更深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