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紅十字會劣質自行車何以捐給國企老幹部

http://www.CRNTT.com   2012-04-27 13:37:35  


 
  白吃棗可惜核兒太大

  質量差引發怨聲一片

  因為腦溢血,78歲的合陽縣檢察院離休幹部雷靈太已經癱瘓八年,大小便不能自理,翻個身都要人幫忙。可2011年年底,仁愛基金卻為他捐贈了一輛自行車。

  “我們更需要一輛輪椅。”雷靈太的家人說。

  更多的受捐者抱怨自行車質量太差騎不成,送人沒人要,賣也不值錢,如今放在家里占地方,反而成了負擔。

  也有人認為,畢竟人家辛辛苦苦白白送上門來的,一分錢不要,不能“白吃棗還嫌核兒大”,但的確也有很多人想不通:啥都不為弄一堆爛自行車捐給咱,仁愛基金圖啥呢?還是錢多的沒處捐?可憐人多的是,弄點實實在在的東西捐給那些上不起學的孩子們,不是更好嗎?

  自行車質量這麼差 為啥還要捐?

  2011年4月29日,志願辦給澄合礦務局捐贈了1000輛自行車。

  2012年3月24日,在澄合礦務局一家屬院,退休職工得知記者前來採訪捐贈自行車一事,紛紛發表意見,好像他們成了受害者。

  “自行車一共12斤重,我打好氣後,剛騎上自行車,砰的一聲響,車子的前後胎都爆了”。老幹處的王天虎說。

  徐殿茂(音)在一群人中修車花費最多,花了180元錢還沒修好。老幹處另外一退休老幹部說,“50塊錢賣了都沒人要”。

  澄合礦務局退休幹部王甲運說,車胎質量太差,座位下的金屬杆好像是鋁皮制的,一坐就壞了,“這是哪發的自行車,群眾都罵太爛咧”。他不明白,質量這麼差,為啥還要往外捐呢,“還不如發成錢”。

  2011年6月,仁愛基金志願辦給渭南市市委離退休老幹部捐贈了700輛自行車。渭南市中級法院已經退休的院長韓彥臣說,自行車孫子一直騎著;渭南市糧食局退休局長景險峰的自行車一直扔在兒子家地下室里,“沒動過,連看都沒有看一眼”。

  原渭南市政協副主席劉根成告訴華商報記者,“平時出門都是近了走走,遠了坐車,所以自行車也沒人騎,最後親戚騎走了”。

  據渭南市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幹局局長、市直離退休黨委書記陳學敏介紹,“仁愛基金”送來的700輛“弗思特”牌自行車每輛價值728元,總價值55萬元。經研究700輛自行車分配給“市直部門離休幹部和市直部門曾擔任正縣實職的退休幹部”。“一些離休幹部,老幹部大多都是70-80歲的老人,其實都騎不了,但是可以將自行車送人呀”。

  陳學敏說:“我們從來沒有向哪個部門申請過要自行車,都是紅十字會主動提出向我們捐贈的。人家捐贈不可能是名牌,無償送來的為何不要呢”。

  “我們不能埋怨人家送來的不好,確實有個別自行車在長途運輸中,有點碰撞,大部分自行車質量還是可以的,我們不能白吃棗,還嫌核大”。陳學敏說。

  但很多受捐者卻很納悶,為啥志願者工作辦要主動聯繫,給他們單位捐贈自行車?是錢多的捐不出去嗎?

  老幹部待遇都不錯 為啥還要捐?

  渭南市檢察院接受捐贈的消息遭到網友的質疑,榮耀渭南網的一網友說:檢察院離退休幹部缺自行車嗎?其實,這些獲捐的離退休老幹部大多都有令當地很多家庭羨慕的收入。例如,合陽縣檢察院幹部雷靈太每月工資2300元,看病費用全部報銷。今年63歲的合陽縣檢察院退休幹部張會亭每月工資2000元以上;67歲的獲贈者黃啟榮每個月的退休工資是2600元錢。

  澄合礦務局一位退休職工說:“澄合礦務局效益很好,特別是老幹部、老職工待遇都不錯,根本用不著紅十字會捐贈”。

  在很多當地人看來,澄合礦務局的離退休職工生活幸福。每年有充足的經費去搞麻將、門球等近10種娛樂比賽。而該局老幹處一位負責人說,148人的老幹處,去年單位給的活動經費將近100萬元,其中體檢花了30萬元;歌咏比賽買衣服花了10餘萬;到西安看世園會花費30萬元;還有紅色旅遊等等,下來的費用是90多萬元,接近100萬。

  渭南市法律工作者程英晏認為,澄合礦務局在合陽縣是最大的企業,也是最好的企業,據說去年該局組織歌咏比賽都花了360多萬元,仁愛基金救助這樣的“弱勢群體”,令人難以信服。

  沒有票據 紅十字會怎麼上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