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女老總問暈海歸男”因何發生?

http://www.CRNTT.com   2012-05-24 11:19:36  


 
  遺憾的是,不管是法語對話還是被鑒定成“專科文憑”,郭傑都沒有進行辯駁,最後只能無奈地說,造成求職失敗的是“文化差異吧”。

  事實上,在這次求職中,文頤扮演了一個“權威”的角色,因為她是從法國歸來的,所以現場主持人、別的老板們都相信了她對郭傑語言能力的判斷,而“唐駿學歷門”等事件也讓老板們開始懷疑海歸們學歷的真實問題,從而集中火力“打假”。

  更“悲哀”的是,郭傑本人也震懾於“權威”的魔力,甚至產生了自我懷疑,在出現“BAC+5”是專科文憑這麼明顯的錯誤時也不知道反駁,自顧自暈了。

  “中毒”必需條件:“權威”有個好頭銜或者樹立起了地位

  有心理學家做過的一個更換頭銜來發表學術論文的實驗。他們把過去一年到一年半中發表的12篇著名大學的作者所寫的論文收集起來,同時修改了作者的名字,並把工作單位修改成非著名的,然後把這些文章以手稿形式重新投遞給發表過這些文章的期刊。其中有9篇文章沒有被期刊認出,進入評審程序,最具諷刺意義的是,其中的8篇被評審認為不合格,被退稿,而當這些文章的作者是著名大學學者時,這些文章都被期刊接受並發表出去。這個實驗充分說明了頭銜的重要性。

  事實上,要變成能影響人的“權威”,才學、品德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頭銜”。在這個求職節目中,老板們作為面試者就是高高在上的“成功人士”,有著法國留學背景的文頤自然在面試法國留學生時就充當了“法國權威”的角色,威懾力非同一般。而該節目的錄影情景也有助於樹立權威地位,面試者無論從座位還是姿態都給人感覺高高在上,主持人也是一副“高求職者一等”的樣子,優越感和疏離感就出來了,地位也就高了。

  而這又不是郭傑一人的問題,在該節目中,還有一位有美國工作背景的“職業規劃師”做面試官,海歸們每每在他這都通不過,有的被質疑口語差,有的被質疑學校差,面試者往往也亂了陣腳。實際上,一些學校儘管名頭不如哈佛劍橋,但也是不折不扣的好學校。

  “權威暗示效應”充分表明了為什麼只要一包裝,張悟本就成了大家愛戴的名醫,李一也成了眾人追捧的“神仙”。

  □ 這樣人們就很容易掉進“權威”陷阱:迷信“權威”是萬能的,自己在他面前是“低能”的

  郭傑的舉動還是太誇張了,顯然是陣腳大亂。而文頤雖然在奢侈品領域可能很“權威”,在法語或者法國教育上卻還很“嫩”。怎麼就把人給唬住了呢?這和當時的情形有關,郭傑作為求職者出場,節目錄制現場的氛圍很容易讓他感到難以掌控並且局促不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