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這樣的“國會”能把台灣帶向何方?

http://www.CRNTT.com   2012-06-18 08:27:08  


 
  簡單地說,無論綠營此次的戰術多麼詭奇,杯葛議事、讓“立法院”無法動彈,恐怕不是能為它贏得掌聲和人心的策略,反而暴露它自己的野蠻。再說,民進黨口口聲聲說反美牛、反漲價,目的是為了“順應民意”;事實上,在野黨如果對民意有任何尊重的話,讓“立院”朝野政黨依議事程序進行討論、辯證、乃至表決,那才是對民意真正的尊重,不是嗎?那也才符合民主代議政治的基本精神,不是嗎? 

  目前“藍大綠小”的“國會”結構,是今年元月才經全體選民投票產生的“新民意”。不論是區域“立委”或經政黨票選出的不分區“立委”,都是“國會”兩票制底下產生的委員,各黨占有的席次,反映的也是全台民眾的集體傾向。在這種情況下,綠營用霸占主席台的方式來杯葛“國會”議事,說不客氣些,根本是在霸淩民意、玩弄民主,怎好意思說是在反映民意?若在平時,在野黨上演攻占議事廳的戲碼,或許還能提供民眾幾日茶餘飯後的談資餘興;但在大水來犯之際,民進黨不知見好就收,還繼續在議事殿堂高臥夜宿,那就難脫“不知民間疾苦”之譏了! 

  民進黨的好戰,讓人咋舌。從這次120小時動員令的執行,更可看出民進黨這個“軍團”的亢奮與鬥志;相對的,也暴露了它的理性和智慧不足。民進黨在一次次的選舉中淪為“國會”少數黨,卻始終未能認清自己的局限何在,從這次的杯葛動員,它的非理性已一目了然。 

  就算“立法院”是一座競技場,民眾希望看到的是朝野彼此“鬥智”,而不是“角力”;是全力“競賽”,而不是彼此“杯葛”。更別忘了,台灣人民絕不像古羅馬人那麼殘暴嗜血,政黨不必動輒揚言“浴血”對抗,政客也別想把“國會”殿堂及民生議題變成政治鬥爭的“焦土”。 

  一艘擱淺的船,哪裡也去不了。而一個無法運作的“國會”,能把台灣帶向何方?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