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一國說有善意 勿視而不見

http://www.CRNTT.com   2012-07-30 08:12:31  


賈慶林表示,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   
  中評社北京7月30日訊/(評論員 林淑玲)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29日在哈爾濱落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會中表示,“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有與會台灣學者認為,“相信美方也不能接受所謂‘兩岸一國’說法”。台灣“陸委會”則呼籲,“兩岸應擱置爭議,務實協商,建構前瞻性兩岸關係。”馬英九“一國兩區論”落幕後,“兩岸一國論”又成新焦點。 

  兩岸之間互信仍然脆弱,透過例行性國共論壇、兩會領導人對談,有助深化交流與溝通,其重要性不言可喻。然而,也因兩岸互信不足,台灣民眾對定位認同存在鴻溝,風吹草動,只要有人居中煽風點火,論戰難免。 

  今年對兩岸關係而言,是極重要的一年,8月1日是台灣通過“一個中國”涵義廿週年,也是“九二共識”的廿周年,這是源自於李登輝任內召開“國家統一委員會”全體會議,通過“一個中國”涵義。馬英九於7月26日吳伯雄啟程赴哈爾濱前的會見,特別交代這段始末,強調“就是把這個觀念釐清,這涵意蘊含“一中各表”,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是雙方所賦予的意義不同,這一點是後來能有效推動兩岸關係的基礎。” 

  因此,在“九二共識”以及“一個中國”涵義廿周年前夕,賈慶林表示“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寓意甚深。 

  這代表兩岸都進一步確認以“一個中國”為前提,做為深化交流的基礎。賈慶林7月28日的談話,與馬英九7月26日的談話,並無牴觸,細細推敲,甚至是相互呼應。 

  過去以來,兩岸不論是領導人會晤或各自發表談話,免不了高來高去,但將之化繁為簡,重點只有一個,亦即“兩岸究竟是否國與國關係”?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