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海協會人事是否也將會跟隨海基會調整?

http://www.CRNTT.com   2012-09-21 08:52:14  


 
  不過,與江丙坤相比,陳雲林的位階稍為低些,其最高行政級別只是部長,在黨內也曾只是中央委員。在全國政協中,他也只是政協常委及港澳台僑專委會主任,這與江丙坤的“分量”相比,並不對稱。為此,本欄曾建議,為了展示北京對海峽兩會談判的誠意,全國政協適宜增選陳雲林為全國政協副主席,使其也具有黨和國家領導”的身份,與江丙坤“看平”。

  然而,從馬政府指派王郁琦接任“陸委會”主委、林中森接任海基會董事長的情況看,似是馬政府正有意無意地調低其涉陸機構的位階。聯繫到馬英九在四年前的“五二零”的就職演講中,將“進行兩岸政治對話”與“開拓國際活動空間”置於同一句子之內,且“進行兩岸政治對話”排在前面;而其今年的“五二零”就職演講,砍掉了“進行兩岸政治對話”,但仍保留“開拓國際活動空間”的情況,再加上這一波“國安”系統人事調整,加強了國際“外交”人員的佈局,似是馬政府在“國安”系統內各項事務的位階排列,“外交”優於兩岸。

  具體來說,就是海基會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這是因為,經過八次“陳江會”連續簽署了十八項協議之後,馬英九所要的經濟性、事務性的協議,基本上都已得到,甚至是某些項目他要五毛,大陸卻加碼給了一元,馬英九已是很滿足了。現在是輪到了大陸並不滿足已簽的十八項協議,希望在此基礎上向縱深發展,並進入政治對話階段,至少是洽簽兩岸文化“CEFA”協議。但這些內容都不是馬英九所需要的,兩岸協商對他來說已是“船到碼頭車到站”,現在他思考的是“開拓國際活動空間”的問題,包括要與美國恢復“TIFA”談判,及爭取獲得美國支持加入“TPP”和國際民航組織,還有與“WTO”各成員體洽簽“TFA”等。

  因此,在此之後,一方面,海峽兩會的協商不可能會有重大的突破,即使是會簽署一些協議,也只是“CEFA”的後續性及補充性的協議,或是一些政治敏感度較低的議題。實際上,內地分別與港澳簽署“ECPA”之後,就仍繼續進行補充性協議的協商及簽署,目前已經分別簽署了“補充八協議”。或許,海峽兩會也將會按此模式運作。因此,海峽兩會的負責人的重要性,已經不再被強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