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四個不變折射北京對兩岸事務有高度信心

http://www.CRNTT.com   2012-09-24 08:52:32  


 
  筆者上周在台採訪,與朝野兩陣營的相關人士接觸座談時,發覺他們都有一個強烈的感覺,就是北京涉台高層及人員的發言,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藝術化,尤其是賈慶林、王毅、范麗青關於保釣“各自努力”的內容,不但是民進黨抓不到任何辮子,而且也給了國民黨最大的尊重,尤其是間接承認台灣方面透過宜蘭縣的行政管轄權;但又含有期待兩岸合作“保釣”的意涵。而今次王毅的談話,同樣也是充滿了政治藝術,更是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景充滿了自信。

  實際上,北京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景充滿自信,是經過多年的深耕細作,充分把握了台灣民眾的脈博,也強化了“穩坐釣魚船”的能力。不要說馬政府的兩岸事務機構人事雖有調整,但具體人選都基本上仍然能夠堅持“九二共識”,因而能夠“冷眼向洋”以對了,其實也早已對台灣的政治體制難以避免“政黨輪替”,並將會成為常態,也已心中有數,平常以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因此,王毅的“四個不變”,就是北京對台灣政治發展最新勢態的應對方針,日後即使是有可能會發生“政黨輪替”,民進黨有可能會再次上台,也同樣是適用此“四個不變”。

  首先,是在應對馬政府的最新人事部署上,其實也可追溯到馬英九今年一月勝選以來“冷卻”兩岸關係的事實,儘管不可能沒有不滿,但因為馬英九上台後四年來,堅持“九二共識”,消除了“台獨”的危險海威脅,扭轉了過去八年那種“大兩岸”(太平洋之間)和“小兩岸”(台灣海峽之間)的緊張混亂局面,更是恢復了兩岸會談,實現了兩岸“三通”,促進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卻是應當肯定的。而馬英九在其第二個任期開始之後,減緩了發展進度,除了是其個人的保守、謹慎性格在作祟之外,兩岸關係發展中出現了涉及多層次多領域的消極因素,尤其是客觀存在的制度性因素,及受到國際大環境的影響,馬英九也有其難處。但總的一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景是有保障的,那就是馬英九不會搞“台獨”,而是堅守“九二共識”的底線的。即使是今次“國安”系統人事大調整出現了“重國際輕兩岸”的格局,但安排到的重要崗位的人選,都是“九二共識派”,因而還是放心的。就是即使發生“政黨輪替”,上台的民進黨人不管是蘇貞昌還是蔡英文,還是其他的甚人,都肯定將會吸取陳水扁的教訓。儘管他們仍然無法擺脫“台獨黨綱”的束縛,但卻不會再像陳水扁那樣近乎瘋狂偏執地進行破壞兩岸和平發展的動作。這從蘇貞昌、蔡英文都分別重用對陳水扁的所為有深刻批判的劉世忠、羅致政等人,就可見一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