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海基會人事異動凸顯其轉進協調統籌階段

http://www.CRNTT.com   2012-09-28 09:12:47  


 
  上述協議大部分屬於經濟性及事務性的範疇。這得益於江丙坤本身就是經濟專才,先後任外貿協會秘書長、國貿局長、“經濟部長”、“經建會”主委,在李登輝後期,曾有意提拔他出任“行政院”副院長。馬英九勝選後,外間也一度傳說他將會出任“行政院長”。由此可見,江丙坤對經濟行政事務極為嫻熟,並對兩岸經貿實務瞭如指掌,因而在主導兩岸經濟性、事務性協商時,也就輕車熟路,事半功倍。因此可以說,在海基會發展史上的實質性協商的階段,由江丙坤來掛帥,確是馬英九識人適任,也是台灣官民深慶得人。

  其實,江丙坤更是構築國共平台的老將尖兵。二零零五年三月全國人大通過《反分裂國家法》,戳破了民進黨的罩門,民進黨也就惱羞成怒,計劃於三月二十六日發動“百萬人大遊行”。而就在此時,江丙坤敢於冒著會被扣上“傾中賣台”紅帽子的巨大政治風險,毅然率領中國國民黨代表團訪問大陸,從而促成了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進行“破冰之旅”,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進行“世紀會晤”,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

  接替江丙坤的林中森是技術官僚,也是跟隨吳敦義多年的幕僚長,從高雄市政府秘書長,到“行政院”秘書長、國民黨秘書長,一直都是從事幕僚長的工作,對兩岸事務十分生疏,連他自己昨日也承認這一點。有人曾分析,這折射出在兩岸關係已進入“深水區”,很多重大議題都相當敏感,短期內無法取得突破,及馬英九的大陸政策也面臨來自綠營和獨派強力阻撓的情況下,馬英九在餘下任期的三年多內,其兩岸政策可能不會採取較大的動作和力度,而是希望維持穩定的發展,因而海峽兩會的談判,已經轉為第三階段的務實階段。

  在第一階段的政治過招過程中,無論是“汪辜會談”還是後續的事務性協商,都是由海峽兩會的成員在承擔主談責任,不假手於外人,因而是名副其實的“兩會談判”。而在實質性協商的二階段,由於議題的高度專業性,也涉及兩岸的法律政策,因而各項議題的協商都是由兩岸的相關行政主管領域官員直接上桌對談,而且還在正式的談判之外,不公開地奔走兩岸,從協議的主旨、內容到具體的文字推敲,事無钜細都直接落場參與,海基會人員只是作為現場指揮及行政支援,到最後才交由“陳江會”簽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