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北京利用謝長廷登陸分別敲打國民兩黨?

http://www.CRNTT.com   2012-10-05 09:05:36  


4日下午,謝長廷回到祖籍漳州市東山縣銅鉢村,在衆多宗親、耆老與媒體見證下舉行簡單而又隆重的祭祖典禮。
  中評社北京10月5日訊/澳門新華澳報評論員富權今天撰文“北京利用謝長廷登陸分別敲打國民兩黨?”認為,今日北京同意謝長廷“登陸”,相信必然有著某種“制衡”的作用,實際上,從當今台灣地區的政治態勢看,很明顯北京是要利用謝長廷的“登陸”,來分別起到“敲打”馬英九、國民黨,及“警醒”蘇貞昌、民進黨的作用。其分析如下: 

  在現今民進黨內享有“老三”地位的謝長廷,在宕延了整整十二年之後,昨日乘搭民航客機,終於降落在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十二年前,他欣然接受廈門市長朱亞衍的邀請,計劃以高雄市長身份訪問廈門。為此,他創制了民進黨內最接近“九二共識”以至“一個中國”的“憲法一中”,及“高雄、廈門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城市”的論述。但他的計劃卻遭到與其懷有“瑜亮情結”,擔心被他攫其鋒頭的陳水扁,及“兩國論”的實際擬撰人蔡英文的攔阻,而未能成行。今日謝長廷能夠成行,也不是完全沒有阻力,首先就是“對等”問題,黨內有人擔心他的身份會被矮化,甚至擔心他會被北京“吃掉”。但是,有“黨內小諸葛”之稱的謝長廷,在諸衡時勢之後,再次發揮了其聰穎的政治智慧,毅然啟程。

  十二年,在中國的民俗傳統中,是一個生肖年輪,有“周而復始”之意。因此,謝長廷的“登陸”第一步,也是選擇在廈門進行,以作強調當年他計劃“破冰之旅”的正當性及必要性。當然,他在“登陸”首日的行程安排,更是充滿了政治算計,但並非是“奸巧”,而是聰穎。其一、他在“登陸”之後的第一步,就是前往其祖籍地漳州市東山縣銅砵村祭祖,並強調“政治不能超越人性,不能因為短暫的政治立場不同,就否認自己的根源”。謝長廷的這一舉動,體現了兩岸血緣不可抹滅的關係,並可看作是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更是對“一個中國”的維護。凸顯了自己既是台灣人,更是中國人。台灣地區的主流住民,不管是外省人還是本省人,都是來自中國大陸,而且在本省人中,大多是來自福建省的漳泉二州,必須“飲水思源、慎終追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