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進黨交流派有意願有理論也應有組織

http://www.CRNTT.com   2012-11-27 09:23:48  


謝長廷振臂一呼,就可能會形成一個民進黨內建制外的“兩岸事務委員會”?
  中評社北京11月27日訊/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評論員富權的文章“民進黨交流派有意願有理論也應有組織”,內容如下: 

  不知純粹是時間上的巧合,還是刻意為之,就在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將有可能是標誌著民共兩黨或會建立交流平台的一張好牌——“中國事務委員會”打壞之際,昨日出版的《中國時報》報道:綠營智庫“台灣智庫政策研究中心”委託金門大學教授邱垂正等學者主持的《小三通功能升級發展演進之類行探討》政策評析報告,已於日前完成。該報告大膽建議政府可參考港澳模式,將金門、馬祖建設為兩岸樞紐“黃金之門”;該份報告更直指,台灣內部“尤應去除本位主義”,讓兩岸得以在金馬合作,達成雙元貨幣並存、交通工具互駛等。該報告的內容雖聚焦金、馬地區發展,但卻試圖從區域經濟發展為兩岸尋求新契機,成為在綠營智庫中,兩岸論述更趨向務實、開放的重要指標,而且比國民黨政府的現行政策更開放。而“台灣智庫政策研究中心”為配合這個報告內容的披露,還提前一天公佈了該智庫民調中心的一份民調報告,指出有百分之五十七點一的受訪民眾贊成民進黨與中共“黨對黨接觸”,即便是泛綠民眾,也有百分之五十五點七表達支持。

  這個報告和這份民調的發表,與蘇貞昌將本應是建構民進黨與中共進行交流的平台的“中國事務委員會”,搞成了純粹是黨內清談“神仙會”的幕僚機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也顯示,民進黨內主張兩岸及民共兩黨交流的有識之士越來越多,他們不但是有此意願,也有理論論述,就是欠缺一個組織作平台,倘若謝長廷能跳出派系框框,使得黨內人士相信他不是為了自己和“謝系”,而是出以公心,為了民進黨的政治前途著想,只要他振臂一呼,可能就會形成一個民進黨內建制外的“兩岸事務委員會”,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