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對國民黨轉型為選舉機器的反諷

http://www.CRNTT.com   2013-01-28 09:22:25  


 
  實際上,按照政治學的原理,政黨的功能主要是經由選舉等方式爭取政權,以控制政府人事及政策,進而實現其理念。當然,在政黨政治活躍的一些國家(地區),成立政黨也未必完全是為了奪取執政權,但起碼也是希望能有機會參加“聯合內閣”,甚至是以其在野黨的地位,站在反對陣營的領域上,發揮其“政治勒索”的潛力,以圖影響政府政策。因此,參選是政黨的最重要活動,政黨為此而對政治菁英加以培訓,大選前經由黨內初選等程序提名候選人,並進行全黨總動員為其助選。因此,前些年馬英九提出將國民黨由革命政黨轉型為民主政黨時,就強調國民黨應當成為“選舉機器”。為此,他曾挑選了擅長選舉的金溥聰出任國民黨中央秘書長。

  但在這次台中市第二選區“立委”補選的過程中,作為“選舉機器”的操作者的馬英九,卻然竟然被黨籍候選人視為“票房毒藥”,拒絕他為自己助選。而在選後,馬英九也不敢就選舉結果發表評論,而是繼續大談“總統”兼任黨主席的好處。

  這是一個嚴重的警訊。其嚴重性,並不亞於台中市第二選區的慘勝。這是因為:其一、在明年底舉行的“七合一”選舉,由於是地方選舉,中南台灣的縣市議員候選人以至是縣市長候選人,都有可能會仿效顏家,將馬英九視為“票房毒藥”,拒絕其助選。國民黨在這場被視為“二零一六前哨戰”的重要選舉中,就將會失去靈魂。

  其二、導致顏寬恆慘勝的因素,如果不及時予以消減,而是還將繼續瀰漫下去,就將會像一九九七年的縣市長選舉那樣,被民進黨攻城掠地損將,民進黨再次攻下多個縣市,實現“地方包圍中央”的戰略安排,在隨後的“總統”選舉中,再次實現變天。十多年前的軌跡,又再重現。

  就此而言,雖然馬英九關於“國民黨應是選舉機器”的論述是對的,但倘是仍由他來掌控及操作這部“選舉機器”,這個論述就將無法得到實踐的驗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