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是“雖敗猶榮”還是“罷免第一戰”挫敗?

http://www.CRNTT.com   2013-01-29 09:13:17  


 
  何況,在“罷免總統”案付諸公民投票複決之前,還須要在“立法院”中提案。而能夠提案的前提是必須先要有全部“立委”四分之一提議,再獲得全部“立委”三分之二同意後,才能成立“罷免案”。而從國民黨仍能掌握多數席位優勢的情況看,根本就是“總統罷免案”連“立法院”的大門都跨不出去,更遑論能夠跨過“公民投票複決”的兩道“門檻”。何況,在發動“立委罷免案”時,首先遇到的第一道關口,即徵集罷免現任“立委”的連署書時,也將會礙於地緣和人情因素,在目標“立委”所在選區要求民眾把證件和資料交出去,對付這位現任“立委”,會有幾個人敢來撕破臉參與連署?相信除了是民進黨最“鐵桿”的支持者之外,誰參與連署很快就會傳遍該選區,在明知道“罷免案”成功的希望將會很渺茫之下,誰要自找麻煩? 

  也就是說,蘇貞昌將這場“立委”補選定位為“罷免第一仗”,是完全錯誤的。首先就自挫了“雙罷免案”的氣勢——等於是告訴其支持者,“罷免案”將會連“投票率過半”的第一道“門檻”也將會跨不過,只能是白忙一場。因此,當日後民進黨中央在為推動“雙罷免案”作動員時,民進黨的支持者們只要一想起台中市二選區的投票率,又焉能不洩氣?

  其實,“雙罷免案”根本不可能成功,此前已有三次六題“公投”的殷鑑,都是以未能跨過投票率過半的第一道“門檻”而宣告失敗。試想,當時的公投題,其中有些還是頗能引發廣大民眾共鳴的,如“反貪腐”、“討黨產”等;但在實施“公投”時,響應者卻未見踴躍;既然連有“營養價值”的“公投”都煮糊了,“沒有養分”的“罷免”投票,就將更是會煲成“無米粥”了。

  更不容忽視的一個情況是,前三次“公投”都是與全島性的選舉綑綁在一起進行的。結果,較高的選舉投票率,卻未能帶起“公投”的投票率,可見選民們對“公投”是抱有成見的,甚至被政黨操作分裂投票。實際上,國民黨就發動了“拒領公投票”。而“罷免公投”按規定是禁止與選舉綑綁在一起進行的,亦即必須獨自進行。在沒有選舉氣氛的帶動之下,能夠出來投票的選民的比例,就將會更低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