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林修祺:民進黨反“中國因素”害台灣

http://www.CRNTT.com   2013-01-30 09:54:18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發動“火大遊行”,把整個民進黨都拖去趟“反中”渾水。
  中評社北京1月30日訊/資深台灣問題評論員林修祺今天撰文《民進黨反“中國因素”害台灣》指出,民進黨發動“火大遊行”,其中一項所謂“反媒體壟斷”的訴求,實是以“反媒體壟斷”為名,肆行“反中國因素”之實。然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要台灣“反中國因素”實在荒謬,如今大陸經濟迅速崛起,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台灣的對外貿易,大陸市場已占42%,台灣的外匯存底來自對大陸的出口,若把這些“中國因素”都反掉去掉,台灣的經濟民生會衰退到什麼地步?

   民進黨發動的“火大遊行”,其中一項訴求是所謂“反媒體壟斷”。台灣已進入多元化的新媒體時代,單一媒體壟斷市場已不可能,所謂“反媒體壟斷”根本上就是假命題,民進黨用意是以“反媒體壟斷”為名,肆行“反中國因素”之實。

  從去年七、八月以來,有部分綠營團體、媒體和學者,刻意誤導和煽動學生走上街頭,打著“反兼並”、“反媒體壟斷”、“反媒體怪獸”的旗號,進行“反中國因素”運動,幕後的操縱者就是“台獨基本教義派”,後來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為爭取“獨派”支持也撩落去,直至他把這個運動的口號作為“火大遊行”的訴求,整個民進黨都跟著去趟“反中”渾水了。

  從“反旺中”到“反中”運動

  這次運動先從“反旺中”開始,反對的“理由”就是,台灣首富蔡衍明4年前併購了《中國時報》集團的媒體,形成“媒體壟斷”;去年又傳出蔡衍明夥同4位台商要併購台灣《蘋果日報》、《壹周刊》及電視台,“破壞了新聞媒體的多元化和新聞自由”。後來學者撰文指出,“反媒體壟斷,不只是反媒體壟斷”,而更重要的是,“反對中國因素介入台灣媒體”,“蔡衍明背後龐大的經濟利益,多半來自於中國,自然使人再次連結蔡衍明的『中資』是否使得被購買後的媒體,在新聞報道上轉為偏向中國的立場”。因此,“反旺中”就升級為泛政治化的“反中國因素”運動,“獨派”甚至上綱上線為“統獨之爭”、關乎台灣的“國家安全”,從而成為一場新的“逢中必反”、妖魔化中國的“反中”運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