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3年中國經濟運行的趨勢與周期特點

http://www.CRNTT.com   2013-04-16 08:33:52  


 
  ——從存貨短周期看,在通脹和需求預期引導下,企業將在上半年小幅回補庫存

  本輪去庫存處於尾聲,部分行業已小幅回補庫存。從2011年4月至2012年底,企業去庫存已歷時近兩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累計增速從2011年1-10月份的24.2%下降到2012年1-12月份的7.2%。由於本輪經濟連續10個季度的超長回落,因此庫存的回調期也超過歷史平均。

  從主要產品的庫存情況看,截至2012年12月份企業去庫存效果比較明顯,庫存增速處在歷史較低水平。2012年房地產市場回暖有力地消化了商品房庫存和家具、家電等消費品庫存,兩輪近萬億穩增長投資有效地消化了鋼鐵、建材、化工等生產資料庫存。9、10月份軌道交通項目大規模投放,鋼鐵庫存大幅下降,鋼鐵行業產成品庫存累計增速已由2012年1-7月的17.6%下降到1-12月的4.2%。去年11月份前後,煤炭、鋼鐵、建材、化纖、電子等行業開始小幅回補庫存。

  綜合考慮美國經濟弱復甦、中國政府換屆、通脹預期抬頭等因素,企業可能在2013年上半年回補庫存。但由於經濟復甦力度不強與企業資產負債率過高,補庫存力度不會太大。

  潛在增速下降與短周期回升下的政策選擇

  文章認為,2013年中國經濟將面臨潛在增速下降和短期周期回升,與2003年經濟潛在增速處於高位時的周期回升不同,預計此輪周期回升的力度較弱、時間較短。今年應把握好經濟運行的周期節奏,注重政策的長短結合,在短周期的更迭中實現增長階段平穩轉換。

  首先,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基礎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對形勢判斷和宏觀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中國供求條件的變化,經濟潛在增速出現下降;隨著市場經濟不斷完善,商業周期影響日益明顯。在增長階段轉換期,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和脆弱性超過以往,一旦潛在增速下降與外需低迷、周期回調等因素叠加,容易導致經濟短期內過快下滑。同時,短周期的回升又容易使人產生經濟可能重回高增長軌道的錯覺,放鬆轉方式、調結構和促改革的任務要求。這些新變化對形勢判斷和宏觀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戰,對調控目標、政策手段、實施渠道和政策有效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其次,把握好經濟運行的周期節奏,注重政策的長短結合。2013年中國將面臨潛在增速下降和短周期回升,潛在增速下降意味著要加快改革,培育新的增長動力和競爭優勢;2013年上半年短周期回升意味著要控制物價和資產泡沫風險,在企業預期不穩、投資方向不明情況下,由於實體經濟吸納貨幣能力下降,要注意調節貨幣供給;當2013年底或2014年上半年雙重受壓、經濟下行壓力偏大時,應有穩增長的政策儲備。與2003年經濟潛在增速處於高位時的周期回升不同,由於潛在增速下降,這一輪周期回升力度較弱、時期較短,要注重政策的長短結合,把抓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再次,適當調整宏觀調控重點,鼓勵實體經濟投資,提高政策有效性。過去中國基礎設施缺口較大,房地產發展滯後,投資潛力巨大,在經濟低迷時通過投放貨幣刺激基建和房地產投資,提振經濟效果明顯,這是1998年、2009年中國走出衰退的主要原因。但近年基建和房地產投資潛力顯著下降,如果延用以前的手段,政策有效性將大大降低,而財政金融風險、資產泡沫風險、通脹風險等負面效果明顯增大,這是2012年中國穩增長時面臨的政策困境。因此,宏觀調控應順應經濟結構的變化,調整政策重點,由過去主要依靠需求政策刺激基建和房地產投資,轉向需求政策和供給政策並重,通過大力發展市場性融資、降低行業准入、改革稅制等措施,鼓勵製造業和服務業領域的實體經濟投資。

  最後,中西部工業化、城鎮化還有較大空間,應鼓勵區域產業轉移,形成地區專業化分工。中國東中西部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梯度空間縱深廣闊,決定了中國產業發展應是多層次的,可以形成不同的產業集群。東部沿海地區應逐步升級到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中西部地區適宜發展勞動資源密集型產業。當前要尊重市場規律,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引導珠三角、長三角等東部不再具備比較優勢的成熟產業向中西部轉移,加大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地區經濟平衡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