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復旦投毒案:因瑣事殺人帶來什麼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13-04-20 10:32:44  


曾經青春年少夢想飛揚的黃洋
 
復旦投毒案“凶手”不止一個

  和訊網2013-04-20 作者:李瑩

  黃洋的不幸離世,的確有真正的凶手需要受到懲罰,學校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但是復旦大學在黃洋的事情處理上卻不盡人意,一是在實驗室管理上有漏洞才導致毒品流失。二是在後事處理上對黃洋老實的父母有信息隱瞞,雖然黃洋善良老實的父母從頭到尾都從來沒有對學校有任何抱怨,只是希望能將凶手繩之以法,但復旦應該為自己的管理疏忽主動承擔責任,而不要把黃洋父母的善良當作便宜來占。

  復旦大學出了學生中毒事件已經人所共知。4月15日,復旦大學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該校2010級碩士研究生黃洋,經搶救無效,於當天下午3點23分在上海中山醫院去世。上海警方表示,在該生寢室飲水機內殘留水中檢測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認定其寢室室友林某有作案嫌疑,目前林某已被警方刑拘。

  比起另一起十幾年前發生在校園的朱令鉈投毒事件,復旦大學處理的的確比清華大學處理的好出很多,至少信息更透明,案件進展也更快,嫌疑人已經被拘,案情基本有望水落石出。但是復旦大學的處理在人性化上似乎還遠遠不夠 ,尤其對黃洋的善後問題上,更多的是考慮學校的利益,缺少擔當,少些人情味。

  首先是為維護學校聲譽犧牲黃洋父母的知情權。據黃洋的校友@毛十八透露,4月15日上午,醫院給黃洋做的腦CT顯示已經腦死亡,悲傷的消息在同學中已經散播開來,但是學校為了應付蜂擁而來的媒體採訪,就犧牲黃洋父母的知情權,甚至欺騙他們。竟在這個時候還對黃洋父母說,還有救,還可以做肝移植。黃洋的父母直到第二天才知道兒子已經走了,而之前他們一直還在相信學校所說的,兒子能做肝移植,期望兒子能康復。

  但是畢竟是信息時代,紙包不住火,當黃洋去世消息散播開後,學校於是又將輿論導向引向復旦學生為黃洋祈禱,而不是反思復旦該承擔的責任,怎麼做讓失去兒子的黃家父母能更寬慰些。

  二 是學校對對這種有劇毒的實驗用品管理不當。嫌疑人使用的是N -二甲基亞硝胺,關於凶犯使用的毒品來源雖然至今公安部門也還未有明確定論,但是復旦大學官方發言人卻早在幾天前就宣稱,“林某不可能從實驗室途徑獲取毒物,他用的毒品可能是網上買的。”

  而據@毛十八透露,在復旦有該藥物的實驗室,半年前和不久前就已經丟失過兩次,復旦明知這種毒品一旦流失出實驗室,使用不當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但第一次丟失後學校不但沒引起重視加強管理,反而導致第二次丟失,而且丟失後不追究藥物去處,可以說是學校在黃洋被投毒案中,是一種管理上的嚴重失職。

  現在再說說黃洋的家庭背景。黃洋來自小地方,父母都是普通工人,見識有限,據說都是特老實的人,從頭到尾從來都沒有對學校有任何抱怨,只是希望能將凶手繩之以法。而從黃洋入院到去世,有半個月的時間,學校做了很多其他的善後工作,但是黃洋父母的信息提供卻不夠盡責,據說在案發後,連犯罪嫌疑人都聘請了辯護律師,而黃洋的父母則從來都不知道這是一起刑事案件。更不知道除了凶手該承擔法律責任,學校也需要承擔管理疏忽等相關責任,而這些,學校只字未提。所以@十八毛感慨說整個事件中,黃洋老實善良的父母不上網不讀報,只是傻傻的被學校牽著走,所知道的的信息甚至不如不停刷屏的網友知道的多。

  當然,復旦大學不主動承擔責任,盡量大事化小,可能是出於維護學校聲譽的原因,但是有什麼聲譽還能比一個青春年華的生命逝去了更重要呢。而回想起2006年發生在復旦的學生跳樓事件,復旦則處理得快速、有擔當的多。因此有網友抱怨說,為什麼老實人受欺負,而“愛哭的孩子有奶吃”。當然,復旦的退縮也許是因為怕了,怕言多必失,怕學生家長家長因此會糾纏不清,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因為有各種顧慮就就借機推脫責任啊。

  其實回顧近年來發生在國內的校園事故,高校往往缺少主動站出來承認錯誤和承擔責任的魄力,第一反應多是封鎖消息,如果實在蓋不住,家長追究,媒體關注,就賠錢認錯,息事寧人。因此高校在事情處理上也要反思,不能遇到強勢的家長就低頭,遇到善良老實的家長就盡力撇清責任,而是應主動的做好善後工作,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給死者家屬一個解釋,公平處理,讓失去孩子的家長能免受更多的傷害,而不是逃避一味的逃避責任。否則,難怪網友批評失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