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雅安地震損失1700億背後

http://www.CRNTT.com   2013-04-28 11:03:14  


 
  “1700億經濟損失”,或許正是有些人利用這種關注和善心,來謀求更多的利益。

  媒體與公眾的異常關注促使各界尤其是企業大量捐款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是使中國慈善救災事業產生革命性變化的重要事件。在災難降臨的時刻,在舉國關注下,許多未經深思熟慮的想法湧現出來並立刻主導了民意,其中一點便是“是否向地震災區捐款”、“是否捐得足夠多”成為評判企業好壞的重要標準。最典型的正面例子便是生產“王老吉”飲料的加多寶集團,因宣布捐款1億元而贏得公眾和輿論的普遍讚揚。而反面的例子就是萬科,萬科在地震發生當天宣布捐款200 萬元,沒想到的是馬上引來幾乎是一邊倒的批評。萬科稍後宣布增加捐款至1億元, 董事長王石為“普通員工的捐款以10元為限”的言論公開道歉。而在國外,很少會有輿論會對企業“捐得少”提出批評。
 
  而且,這個評價企業好壞標準的民意並非只是說說而已,許多企業都敏銳地察覺到在捐款方面的表現會影響他們的產品在市場上的表現。有研究指出,在512地震捐款的企業中,其產品直接與消費者接觸的公司比其他公司捐款數額平均多出50% 。並且,由於捐贈現金能夠引起更大的社會反響和更高的關注度, 其產品直接與消費者接觸的公司比其他公司捐贈更多的現金, 平均多捐贈現金約1.8倍。巨額的捐贈行為,客觀上提高了企業的美譽度,並直接在消費者身上取得了廣告效應。 

  這一次,同樣是巨大的災難,同樣是舉國關注,促使企業紛紛再次解囊捐出巨款,不僅是國內企業,在中國賣產品的外國企業同樣慷慨。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正在消費電子領域爭霸的兩大國際巨頭三星和蘋果,分別捐出了6000萬和5000萬人民幣,贏得了大量眼球與喝彩。2008年出盡風頭的加多寶,似也因網友們的期待再次捐出了1個億,甚至有網友為其撰寫了新的宣傳口號:“還是原來的災情,還是熟悉的1個億,全國地震捐款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

  不僅是企業,社會各界包括個人和各大慈善組織也紛紛在這次地震時做出了最大動員,使得捐款物資都迅速增加。

  相比之下,災情也很嚴重、但未受足夠關注的彝良地震收到的捐款要少很多

  不管是為了廣告效應,還是因為舉國關注動了惻隱之心,向災民捐款都是很好的事情。然而,這樣的效應是由於不太準確的災情預期而引起的——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各界預期這次災情很嚴重,會受到舉國關注,捐款的力度不會那麼大。而實際上,這次災情卻由於多種原因,其實嚴重程度是不如人們開始時想象那麼嚴重的,不僅遠不如汶川那樣可怕,比青海玉樹的嚴重程度也要小不少,但這次地震的關注程度,至少在初期、在捐款方面比玉樹地震要來得強烈。

  這並不是說,災情沒想象那麼嚴重,就可以減少救災和援助的力度。只是,有很多同樣災情也很嚴重的自然災害,因為缺少一些吸引人眼球的要素,受到的關注和援助遠遠不如這次地震。典型的就是去年的雲南彝良5.7級和5.6級地震。由於震級比較低,人們對其災害的程度預期也較低,對其關注就遠遠不如這次雅安地震,即便溫家寶總理曾兩次去了彝良也是如此。 

  這點從壹基金在兩次地震中獲得的捐款即可見一斑:彝良地震中,二十餘天壹基金收到的專項捐贈為295萬元;而本次雅安地震,一周的時間,壹基金共收到社會公眾、企業單位140萬人次的捐贈,捐款總額為1.748億元,反差可謂極為明顯。而事實上,彝良地震加後來的山體滑坡共造成了100人遇難,821人受傷,74.4萬人受災,房屋倒塌7138戶、30600間,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7億元,其受災的嚴重程度並不比雅安地震小太多。

  相比之下,對關注度並不特別在意的官辦慈善,在彝良地震中所捐贈的善款還相對比較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