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新形勢下對外開放的戰略布局

http://www.CRNTT.com   2013-05-24 08:40:59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訊/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積極主動地推行開放戰略,不僅是更好地參與國際分工、國際規則制定,促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好地與國際接軌,更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轉型,形成促進競爭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的國內統一市場的推動力量。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中金公司研究部聯席主管黃海洲、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周誠君文章表示,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尤其是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後,世界各國經濟復甦都面臨著比較複雜的國內國際矛盾和衝突。國際貿易與投資規則發展也呈現出不同於以往的新趨勢。一是服務貿易和投資協定成為新一輪國際貿易談判和規則制定的核心內容。二是具有更高標準的新自由貿易協定將引領全球貿易新規則。三是WTO多邊貿易體制將日益邊緣化。

  在過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引進資金,引進管理,培養人才,提高出口,提高外匯儲備,改造銀行,改造實體經濟,提高國際地位。展望未來,這些方面的改革紅利繼續存在,但邊際貢獻下降,中國應該重點著眼於尋找新的機遇,擴大開放,提高標準,以開放促改革。

  中國面臨的重大契機

  文章分析,(一)世界由單極向多極轉變的趨勢更加明顯

  和上世紀末期相比,當前最大的變化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的實力有所削弱。新興市場憑借多年的發展,經濟實力大大增強,經濟總量和比重上升的同時在 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也相應上升。歐洲未來的情況雖然不樂觀,但其經濟總量和美國相當,仍然不可忽視。得益於過去十年原油和能源價格的上漲,俄羅斯已經擺脫了“休克式”經濟改革帶來的後遺症,財政和經常賬戶狀況大為改觀。日本在經歷了兩個“失去的十年”後也將面對嚴峻挑戰,在貨幣和財政政策方面實施激進政策,意圖扭轉頽勢。在全球力量更趨均衡的情況下,中國在和美國的博弈中將有更多的“籌碼”在手,可以憑借自身的優勢,與歐盟和主要新興國家都建立良好的關係,在國際事務中取得更大的話語權並承擔更多的國際義務。例如,在獲取IMF和世界銀行的份額和話語權方面,更廣泛地參與國際事務和全球治理等方面,中美、中歐都可以合作、可以有作為。

  (二)美國有望進入高增長、溫和通脹的繁榮周期

  這對於中國的意義類似於2000至2007年,即外需將有望再次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同時,我們需要看到,雖然全球的經濟復甦處於上升階段,但一些結構性因素將在較長時間內壓制全球的通脹水平。這些因素包括,美國的就業市場要想完全復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產能缺口仍將存在;歐洲需求不旺,壓低了全球總需求;發達國家工會的勢力和影響力在下降;過去三十年全球化的結果導致競爭在世界範圍內增強,資本在各地區之間的流動也更加容易。全球央行在過去幾年中的貨幣政策雖然非常寬鬆,但央行傳統意義上的政策目標並未改變,因此在必要的時候仍將有足夠的手段和空間收緊過於寬鬆的流動性。這些因素的意義在於,未來數年全球的通脹水平仍將維持在一個溫和的水平,全球通貨膨脹的風險並不高,國際大宗商品原材料的價格很難如2000至2007年間那樣大幅上漲。這為中國繼續增加投資、把握美國和全球經濟復甦所帶來的機遇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外部條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