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財政與貨幣政策適度搭配需依形勢調整

http://www.CRNTT.com   2013-07-20 10:59:16  


 
  文章分析,從原因上看,是因為經濟中既存在通脹壓力,又存在下行風險(類似於“滯脹”),這種雙重風險所要求的宏觀政策在方向上是相反的,這就使得宏觀政策既不能雙鬆(全面擴張),也不能雙緊(全面緊縮),採取鬆緊搭配的反方向組合是風險較小且又能減輕經濟波動程度的可行性選擇,儘管在危機衝擊過程中是主要運用財政擴張還是主要運用貨幣擴張或是雙擴張來刺激經濟?儘管在危機衝擊後擇機退出時期,是採取緊縮的財政政策與寬鬆的貨幣政策組合還是採取擴張的財政政策與緊縮的貨幣政策組合?等等,存有爭論,但兩大宏觀政策工具採取反方向組合在存在雙重風險下是可行的。

  從內涵上看,在不同時期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內容是不同的,其實,這種組合方式自1998年下半年提出直到2007年,在不同年份其實際內容就有所不同,不過2010年10月以來,這種同一政策組合方式表述下,具體內容變化的節奏更為加快。從財政政策看,雖然仍是所謂“積極的財政政策”,但財政支出政策的擴張力度有所減輕,財政赤字從2009年的9500億(已接近2008年G D P的3%這一警戒水平 )逐年減少(每年減500億),目的首先在於控制赤字帶來的通脹風險,財政支出擴張方向未變,力度也只是有所放緩,但變化更大的是財政支出結構,有關民生的重點支出比重有所上升,與此同時,財政收入政策從此前的從緊開始有所放鬆。

  事實上,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長期以來主要是指積極的財政支出政策,財政收入政策總體上是從緊的,財政收入增速長期高於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增速,財政收入占G D P比重保持持續上升的趨勢,本身便是從緊的財政收入政策的印證,為緩解經濟下行,在前些年制度、政策性減稅的基礎上,擇機退出以來,增值稅擴圍從開始的上海擴大到12月份的10個省市(營改增)、中小微企業的稅收扶持、個人所得稅、資源稅等方面的結構性減稅,特別是2012年4月之後結構性減稅的力度和節奏開始加快,產業結構升級中的稅收引導,主體功能區建設中的稅收結構調整,以及出口退稅力度的加大,都相對於以往較為從緊的財政收入政策有所放鬆,目的主要在於緩解經濟下行風險。從貨幣政策來看,在擇機退出初期,首要目標是控制通貨膨脹,因此,連續上調法定準備金率,到2011年9月底,大型存款類金融機構法定準備金率上升到21 .5%,中小存款類金融機構為19 .5%,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同時,連續上調基準利率,到2011年9月底,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為6.56%(存款息差為3.06個百分點)。雖然同時運用公開市場操作持續貨幣淨投放,對金融機構資金緊張局面有所緩解,但總的來說,信貸增速放慢,M 2供給增速2010年較2009年下降8個百分點,2011年又比上年下降6.1個百分點,降至13.6%。但自進入2012年以後,經濟下行風險越來越突出,經濟增長速度持續下降的勢頭難以遏制,貨幣政策雖然仍稱之為穩健的貨幣政策,但事實上從緊的力度開始放鬆,通過運用貨幣數量工具和價格工具,開始擴大貨幣供給,M 2的增速較上年又有回升。雖然,這種變化是更多地考慮了刺激經濟增長的目標要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