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自殺免責書”把大學閹割成古代梨園

http://www.CRNTT.com   2013-09-17 14:49:35  


 
相關評論:“自殺免責書”更像一種道德綁架

  2013年09月16日08:22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李忠卿

  15日,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5000多名新生完成報到,他們踏入校園的第一件事,就是與校方簽訂《學生管理與學生自律協議書》。協議書明確:"學生本人對自殺、自傷引起的後果承擔責任"。(9月16日《南方日報》) 
  大學新生跨進大學校園後,都帶著興奮與好奇,而老師和學長們則用熱情、周到的服務,讓每個新生找到了"到家"的感覺,這是一種傳統的職業習慣,體現的是一種人文化的校園情懷。

  可在迎接新生過程中,新生們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與校方簽訂"自殺免責書",據說這是一種通行的做法,其目的不言自明,即學生在校園里發生不測事件,均與校方無關,可見這個協議一點都不靠譜,是一種變相的推卸責任之舉。

  學生在大學里自殺、自殘之類的行為,近年來並不鮮見,有的與學業完不成有關,有的則與戀愛遭受挫折有關,而不管是何原因,不管校方與警方最終如何定論,校方都不能置身事外,正如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所言,"關乎生命的事情,怎麼能拿來協議?"這樣的免責條款與坐霸王車、吃霸王餐如出一轍,從某種程度上說,"自殺免責書"更像是一種道德綁架,哪管你接不接受、願不願意,反正都是校方說了算,這讓新生們不知所措、情何以堪?

  中國人歷來講究一個吉祥如意,剛進大學門就要簽"生死協議",多少都讓人感到很別扭,恰如飯碗里吃到了一只蒼蠅。其實,只要學生在校園里發生自殺、自傷事件,即便簽署了這樣的免責書,校方也難辭其咎,因為免責書涉嫌霸王條款,所以校方難脫幹系,相信公正的法律不會罔顧事實,置學生的生命於不顧。

  如此說來,校方不如用人性化的方法慎重對待學生自殺、自傷行為,比如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後,教會學生如何減壓,如何用樂觀的態度對待學習與生活,遇到挫折後如何擺脫煩惱,只要我們掌握了學生們的心理規律,對每個人的思想動態了如指掌,有針對性地開展幫助,那些有自殺、自傷傾向的學生就不會幹出傻事來,不到萬不得已,誰會那麼輕易放棄生命呢?有責任必須有所擔當,奉勸某些大學摒棄自我保護思維,將"自殺免責書"丟進垃圾桶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