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改革4.0版將確立發展新邏輯

http://www.CRNTT.com   2013-11-06 08:27:08  


十八屆三中全會即將開啓新一輪改革周期
  中評社北京11月6日訊/中國改革開放35年來形成的增量改革,或許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後成為歷史。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章玉貴文章表示,梳理35年來的中國經濟改革史,基本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93年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在這15年間,中國確立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部分還原了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屬性,對外開放的逐步擴大使我們得以分享國際產業轉移的紅利,國內市場體系的逐步建立以及對民間資本的逐步放開,共同構成了中國經濟年均超過9%高速增長的基礎性條件,這是中國經濟改革的1.0版。

  第二階段從1993年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到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在這8年間,中國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市場開始逐步在國家宏觀調控下發揮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國有企業也在轉換經營機制過程中向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方向邁進。尤為重要的是,中國終於通過加入WTO嵌入到國際經濟與貿易價值鏈分工中去,以通過擴大開放來倒逼市場競爭。這是中國經濟改革的2.0版;

  第三階段即2001年到2012年十八大的召開。在這11年間,中國在不斷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上,逐步確立了科學發展觀的新思路,在全面參與全球經濟競爭中,經濟的規模從2001年排名世界第七位的1.3萬億美元做大到2012年的8.3萬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二,同時也將貿易體量做大到全球第二。2001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為5098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為2662億美元,進口總額為2436億美元,進出口排名均居世界第六位。到了2012年,中國出口額排名第一,為20498億美元,美國以16120美元位居第二,昔日世界第一出口大國德國則以14920億美元排名第三,曾以貿易立國的日本,去年出口額為7929億美元,僅相當於中國的39.2%。可以說,過去這11年,業已邁入深水區的經濟改革,儘管沒有獲得根本性突破,但國家充分利用了入世紅利、人口紅利與國際產業轉移紅利,迅速做大了財富蛋糕。這是中國經濟改革的3.0版。而第四階段,就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即將開啟的新一輪改革周期。

  從其承擔的歷史使命來看,此輪4.0版的經濟改革,一點也不比20年前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使命小。毋庸置疑,中國經濟改革收獲了歷史性的成就,中國也在經濟轉型與制度變遷中對主流經濟學做出了新貢獻。例如,以國有企業改革為中心的經濟體制改革某種意義上印證了漸進式改革的可行性與合理性,以及提煉出了轉軌國家產權改革的邏輯。中國的改革讓世人明白,儘管產權明晰非常重要,但並非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唯一安排,也許不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它是一種內生的制度安排,只有在市場經濟其他的制度有了相應的完善的情況下,產權的內生才會明晰化,從而進一步促進經濟的發展。而在一個有效政府的引導下,國企不僅能適應市場化,還能在市場競爭中構築新優勢。可以說,中國以漸進式改革為特征的經濟改革,為世界範圍內的相關改革提供了極具價值的研究樣本。關於這個樣本的研究豐富了現代經濟學的研究視角,也由此得出了新的結論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