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劉鋒:現代國家視野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

http://www.CRNTT.com   2013-11-18 09:48:36  


 
  當然,執政領導人也會比較客觀地正視問題帶來的壓力,所以才會說“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不少媒體也敏感地意識到了這句話所包含的意義,所以用“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作為其新聞頭版頭條的標題。不妨引申解讀一下,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生,說明改革不是國家權力部門自覺、主動推動的,而是一種被迫的順勢而為。有了這樣的認識,就會知道,今後的改革也會是一種自發地演進的過程,只要問題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形成壓力,逼迫國家權力部門作出相應改革。

  當一些專家、學者、媒體把國家權力部門主導的改革決定解讀為“最具雄心的改革計劃”時,一些中國公民總認為這種判斷太過於政治煽情,而忽視了改革計劃的有限理性和政治局限性。即使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有16個部分、60條改革意見,它也很難囊括錯綜複雜的中國問題的解決辦法。

  比如,從1992年開始,執政者就在文件中定位市場的作用,從“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定位,到今天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定位,就歷經了20多年的認識過程。執政者把每次定位都說成是“重大理論突破”,實際上,這只是市場配置資源效率優勢的壓力與執政者有限政治理性互動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現實敘述而已。

  在發達國家已成共識的自由市場經濟理念,到了中國,經歷了20多年實踐,才有了比較正常的認識。由此類推,對改革的認識,是不是經歷了35年的實踐,就一定有了符合現代國家建設需要的正確的改革理念了呢?

  至於一些人在解讀改革決定時,提到很多改革亮點,一方面,意在為執政者的意識形態的正當性提供依據,另一方面,意在為民眾提供一種長遠可預期的情感支持,消除改革不確定性帶來的憂慮和懼怕。“亮點”確實很多。比如,人口計生政策調整中啟動“單獨二胎”的政策;戶籍制度改革瞄准破除城鄉壁壘,但大小城市有別;探索打破“一考定終身”的高考政策,減少統考科目;推進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電信等領域價格改革,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農房農地能抵押能擔保;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社保改革探索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建立社區醫生和居民契約服務關係;營造創業環境,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廢除勞教制度等。

  從現代國家建設的角度看,這些“亮點”無外乎在國家權力方面做了減法,在公民權利方面做了加法。從1949年新政權建立以來,本該給公民的權利份額,長期被國家權力占據,造成了大政府、小社會的局面,整個社會缺乏活力,低人權、低福利、低消費的角色讓中國公民困苦不堪。而改革開放35年的歷史,使中國公民認識到了自身權利實現的重要性:既可以為個人帶來生活的改善和幸福感,也可以為國家的文明、繁榮打下底子。為了實現個人的權利,中國公民必須突破一層又一層國家權力壁壘的圍追堵截,必須付出無數的血汗代價,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代價。這些代價就是這35年歷史最大的實踐資本和經驗,也給國家權力部門指出了一條繼續改革的康莊大道:給公民應有的自由、權利,還國家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未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