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高校招生腐敗究竟有多嚴重?

http://www.CRNTT.com   2013-11-29 14:07:26  


 
  2006年3月至10月間,吉林偵破一起高考詐騙案,涉案金額3600餘萬;2007年,海口偵破一特大高校招生詐騙案涉案金額上千萬;2009年,西安特大高考詐騙案告捷,涉案金額高達300餘萬;同年青島破獲高考招生詐騙案,涉案金額230餘萬元;2010年,湖南株洲警方破獲系列高考招生詐騙案,涉案金額也為230萬;2012年,咸陽市破獲一起高考詐騙案,涉案金額147萬元。北京海淀檢察院曾公布,2010年至2013年上半年,該院受理高校招生詐騙案件39起,被害人多達79人,涉案金額更高達1680餘萬元。同屬北京的昌平2010曾破獲一起高校招生詐騙案,12人被騙,累計不法所得近700萬元。

  毫無疑問,這些受騙者都是想著交錢走後門就能上大學的,這麼人多前僕後繼地被騙,不就是因為前述真實案例中譚博文這樣真正的“能人”確實廣泛存在、有真實的“走後門成功”的案例在激勵他們嗎?這類型詐騙案的涉案金額相當驚人,近兩年平均到每一個受害者頭上的數目更多達數十萬元,這在相當程度上側面說明了招生尋租是什麼價碼。

  按“點招”明碼標價,高校招生尋租市場總值何止數十億

  “點招”現象,是目前高校招生腐敗中最為詬病的現象。所謂點招,是指高校招生時有1%的“機動名額”,用於指定的對象。雖然教育部現在已經命令禁止,但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去年媒體曾報道稱“江蘇點招市場明碼標價,9萬到100萬不等。”像南京大學、東南大學這樣檔次的點招價格在100萬往上,南航、南理工這類學校的一本,點招價格大約40萬。

  北京也有企業主聲稱,他是某知名高校的“校董”,每年向這所高校捐助100萬元,作為“回報”,每年學校招生時就會給一個“點招”指標。“這個名額可以給自己的孩子、親屬用,自己用不上,送給生意合作夥伴或者有所求的官員,也是不錯的選擇啊!”這一做法沒有與招生直接掛鈎,多年來也無人追究。

  除去點招外,120%的投檔比例,5%自主招生、藝術特長生招生、體育特長生招生,還有各種名目的加分,都被認為是高校招生中最容易出事的地方。201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915萬,錄取率75%,總計錄取近700萬人。按媒體的報道,無論是幾類學校,都有點招的現象,按1%算,即使打折扣,也有好幾萬人。利用120%投檔控制線進行尋租,影響的範圍則可能更大。985、211這些有自住招生權利的學校,錄取約50萬人,按5%的自主招生比例,也有好幾萬人。

  這麼看來,高校招生的尋租市場,參與人數可能多達幾萬至幾十萬,乘以幾萬至幾十萬的單人尋租資金,整個高校招生潛在的尋租市場就多達數十、甚至上百億的金額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