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李嘉誠自述長子遭綁架:綁匪索要20億當場獲准

http://www.CRNTT.com   2013-11-29 14:39:42  


 
孤獨是他最自然的常態

  “他會不斷自己拋問題、自己回答。”

  雖為華人首富,但李嘉誠卻過著清教徒般的生活。

  “他11歲就逃出來,一路上都是一個人在奮鬥,他老和我們講自己縫衣服,到現在依然如此。”一位下屬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李的襪子都是不能見人的,因為他自己縫補了好多次。

  李鼻梁上的黑框眼鏡,打從1972年長江實業上市記者會開始,就再也沒有變過。手上的手表,也總是同一塊,直到最近在一次旅行中看到一款西鐵城的太陽能手表,他非常喜歡,才很大方地跟售貨員說:“你不用給我打折啦。”這款手表的售價是3000港幣。

  鏡頭前,李總是藍黑色西裝套裝搭配白襯衫,而領帶永遠是藍白色系,李樂於向別人展示他穿了數十年的西裝皮鞋勝於向別人展示他成功的生意。

  李的辦公室,像他的打扮一樣簡單,除了一望無際的維多利亞港海景。

  偌大的辦公桌上,只有一沓很小的便箋紙,兩支筆,一副放大鏡,李每周在這裡工作五天半。

  辦公桌的對面,是黑色的沙發和茶幾。沒有靠墊,沒有煙灰缸,也沒有潮州人最喜歡的功夫茶具,只是孤零零地擺著一個裝飾盒。

  李辦公室最惹眼的,是清代儒將左宗棠題於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這24個字,凝聚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而李嘉誠則將其視為自己的人生信條。

  “孤獨感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他最自然的常態。”那位熟知李嘉誠經歷的高層如此評價道。在她看來,經歷過少年磨難的李嘉誠,早已習慣了孤獨的感覺。

  回憶早年的苦學生涯,李說,“別人是自學,我是‘搶學問’,搶時間自學。一本舊《辭海》,一本老師版的教科書,自己自修。”

  這是一個孤獨之旅,命運剝奪他的,李要靠自己搶回來。沒有學歷、人脈、資金,想出人頭地,自學是他唯一武器。

  李嘉誠自律驚人,除了《三國志》與《水滸傳》,他不看小說,不看“沒有用”的書。撿起教科書,李時而扮演學生,時而扮演老師,摸索教學和出題的邏輯,尋找每個篇章的關鍵詞句,模擬師生對話,自問自答。

  “孤獨是他的能量,也是他的朋友。獨處時,他腦海會開始做思想的掙扎,會不斷自己拋問題、自己回答。”李的一位友人說,“他現在的習慣,就是來自於此。”

  在創辦長江塑料廠時,李又開始訂閱英文《當代塑料》及其他西方專門的塑料雜誌。與此同時,李開始將部分資金投資華爾街上市公司股票,李從不按直覺投資,而是仔細研讀公司財報,研究商業規則。華爾街財報是李的英文老師、商業教練,也是李的私人投資獲利來源。

  在這位友人看來,經過幾十年的磨煉,李嘉誠早已學會了和孤獨相處,所以,登上人生的高峰之後,少有高處不勝寒之感。

  而李的豁達和樂觀,也皆來自於此。李的這位友人給南方周末記者舉了個例子,2013年3月份,香港國際貨櫃碼頭髮生罷工事件,工人們在長實門前扎起帳篷,拉起橫幅抗議,李嘉誠的照片被畫上魔鬼的紅色雙角和白色獠牙,額頭上還被寫上了“奸商”兩字。因為要從門口進出,李嘉誠看到也非常不高興,但幾個小時之後,他就開解了,李和他們開玩笑說,哇,這個上面,把我的頭畫得還是笑的。

  “工潮的衝擊大,還是逃難到香港的衝擊大呢?”這位友人反問,在她看來,早年的經歷,早已讓李嘉誠練就了百折不撓的心態,“他找到了平衡內心的秘訣”。

  在李嘉誠的辦公桌上,有兩塊小玻璃,上面是李自己寫的兩段話,一段是:求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而另一段則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