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高校招生的十大腐敗通道

http://www.CRNTT.com   2013-12-16 15:24:54  


 
調劑:專業不滿意,交錢即可通過"運作"調到好專業

  除高校招生錄取的調劑階段,錄取之後的專業調劑也是尋租活動的重災區。據人民大學工作人員聞風介紹,調換專業都是可以運作的,"從差的專業轉好的專業,不能白轉,差幾分可以給你操作一下,這些都有空間。"而吉林教育督導團原總督學於興昌受賄案細節印證了這一點,2002年於興昌第一筆受賄即是通過為長春某大學學生石某調整專業提供幫助,收受賄賂1萬元。據法院判決書,2002年至2009年,於興昌為40名有升學或調整專業需要的學生提供了幫助,收受賄賂達140餘萬元。 

調檔:120%的調檔比例產生自由裁量權,只要被提檔就能通過關系被錄取

  目前在高考招生中,當地招辦要按招生學校實際錄取人數120%的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的順序向招生學校提供考生檔案,由此產生的自由裁量權在現實中被某些高校招生部門和相關人員巧妙的加以運用,成為他們交換權力、人情、甚至金錢的不菲資本。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許多考生家長通過各種關系直接或間接找到相關的領導或招生人員,告知其子女的成績、考號等資料。只要這個考生被提檔(哪怕是最後一名),招生老師就有權力將其錄取。

補錄:學校的補錄名單並不公開,暗箱操作即可"破格錄取"

  在高校招生工作結束之後,還會有一些考生通過補錄名額被錄取。據《新金融觀察報》報道,一位高校教師稱,"學校和學院都有一定的補錄名額,破格和補錄是在校級最低分數綫公布之後進行的,沒有公開申請程序,只能是憑無從得知的'標准'圈點錄取對象。而補錄過來的通常是最後到學院報到的,這些學生的名字不會出現在錄取名單上。"2009年,四川內江師範學院原招生就業處處長金勇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其在2004年至2006年利用手中掌握的大學補錄名額,收受兩所中學校長賄賂款206萬元,將這兩所中學不符合補錄條件的349名考生錄取。

保送:保送生制度異化為升學腐敗通道,造假舞弊獲取資格

  2010年長春外國語學校的保送生資格考試作弊事件引發廣泛質疑,而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保送資格主要是政府部門主導的政策,即只要能搞定政府部門,就可以搞定保送生資格,學校只是執行相關指令。為進一步壓縮腐敗空間,2013年教育部出台政策,大幅縮減保送名額,從2014年高考開始,全國有保送資格的考生將只有260人左右,而往年這一數字高達7000人,保送名額大減96%。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