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銀河:因為人生沒有意義才值得一過

http://www.CRNTT.com   2013-12-30 12:29:05  


 
  “王小波不會和我分手”

  退休後李銀河主編了一套知識分子叢書,收錄了錢理群、許紀霖、謝泳、鄧曉芒等多人的自選集。在諸多關於知識分子的定義中,她偏愛法國知識分子德布雷的定義:知識分子需要投入、表態、傳播,這和作家不同,作家只是滿足於寫小說或者詩歌;與藝術家也不同,藝術家需要創造藝術作品;和學者也不同,學者尋求的是真理。而知識分子就是一種干預性的態度,走出自己的辦公室和實驗室。叢書中收納的都是一些這樣的文章,這些人憑借自己的專業對公共事務發言。

  她列舉了知識分子叢書的系列作者,除以上這些,她還試圖向鄢烈山、李慎之、秦輝、徐友漁、崔衛平、黃紀蘇、劉小楓等人約稿,但出於各種原因,最終未成功。她想表明這套叢書在策劃、編輯時,並沒有知識界存在的左右之爭的考慮。

  一直以來,在很多人的慣常認識裡,李銀河是一個在自己專業領域,呼喊性自由、性解放,並竭力維護性少數群體權益的社會學學者,而且,往往和已故的愛人王小波一起,被貼上經典意義的自由主義者、啟蒙主義者的標簽。但這些標誌在近些年,當她走出專業領域,發表關於時政、公共問題的判斷和意見時,和公眾期待構成了衝突。甚至有網友痛心疾首地質問:如果王小波還活著,你們是否會分手?

  如果對這些衝突做簡單概括,它大約起源自這樣幾篇博文:2010年9月份,她發表博文表達對重慶成功打黑後持續推進反腐的讚賞。之後,她又發文把重慶模式和薄熙來個人分開來,解釋了自己對於重慶模式認可的落腳點,其實是讚賞一種經濟意義上的 “宣揚共同富裕、救濟窮人、增加福利制度、縮小貧富分化”。

  今年7月,她發表博文,表達了對現行制度的信心,認為中國進入了百年來最好的時期,“經濟制度運行良好”,“政治制度顯然有過人之處”。8月她又補追一文,分析她看待現行制度成功運行的原因……

  在自由主義傾向之外,李銀河在政治、經濟層面,又呈現出非常鮮明的社會主義傾向。有網友因此說,王小波娶了一個糊塗媳婦,她則顯得無辜,發文辯解:“長期起來,國人並不習慣論爭。每當我講到自由、民主、人權、憲政,馬上會被劃為右派;講到救濟窮人、共同富裕,又被劃到左派”,她斬釘截鐵地表示:“王小波從來不是個情緒極端的人,所以大概不會小肚雞腸,也不會和我分手。”

  談及此,爭論起來,只好停歇。她起身去洗手間,念叨:“小波就一定和我不一樣嗎?我想他也不會吧……”

  事實上,李銀河也困惑於自己思想譜系中的矛盾:喜歡羅素的邏輯實證論,也喜歡福柯的“後現代”。羅素偏重理性、現代,而福柯對此有所反思。兩種路子,她卻都喜歡。

  她試圖辨析自己和王小波的差異:王小波是徹底的自由主義者,這是因為當時他並沒有機會接觸到其他思想資源,也就並無多想。而她,在人生前半段,偏重啟蒙、理性;後半段相比,則傾向“後現代主義”理論。對現代、啟蒙理念有所反思。如果論政治傾向,她認為王小波是偏右的,而自己是“中間派”。

  隨後她補充:“我對左右派的理解是,他們有共同的底線就是民主,左派是社會主義成分多一些,右派是資本主義成分多一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