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大陸專家:紅綠交流對兩岸和平架構意義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4-01-11 00:22:13  


 
  (二)大陸爭取民心,構建兩岸和平發展架構的客觀之需

  對大陸而言,明知策略調整是民進黨的權宜之計,但是交流接觸能夠增進瞭解,瞭解方可達成理解、和解。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講話時指出:“對於那些曾經主張過、從事過、追隨過‘台獨’的人,我們也熱誠歡迎他們回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上來。我們希望民進黨認清形勢,停止‘台獨’分裂活動,不要再與全民族的共同意願背道而馳。只要民進黨改變‘台獨’分裂立場,我們願意作出正面回應。”⑤由於民進黨沒有放棄“台獨”黨綱,大陸不可能與之開展黨際交流,但民進黨畢竟擁有超過四成的民意支持,與之開展一定形式的交流接觸,有助於增進與民進黨人及其支持民眾的溝通瞭解,實踐“寄望於台灣人民”,自然不能排除民進黨的支持民眾。因此,通過主導“紅綠交流”,開展對民進黨人及其支持者的爭取工作,從長遠看,既是大陸對台工作的一貫政策,也是構建兩岸和平發展架構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

     2008年以來“紅綠交流”的形式和特點

  民進黨成立之初不反對其黨員到大陸訪問。1987年開放民眾來大陸探親之後,黨內曾掀起過“返鄉祭祖”的熱潮,時任桃園縣長呂秀蓮率先到大陸尋根祭祖,陳水扁、姚嘉文、蔡同榮、柯建銘、謝長廷等也曾紛紛來大陸參訪旅遊。2000年民進黨上台執政,限制其公職人員前來大陸交流,時任高雄市長的謝長廷計劃以“一國兩市”訪問廈門,遭到陳水扁反對未能成行。2008年政黨輪替,國民黨重返執政,淪為在野的民進黨,對其黨公職人員訪問大陸仍有所限制。面對兩岸交流的滾滾洪流,或出於擴大政治舞台的現實考慮、或為鞏固個人政治地位、或為提高執政績效,黨內多位公職人員先後多次到大陸參訪。綜合概括2008年以來“紅綠交流”的特點和形式:從交流載體和內容劃分,有推銷農產品、世運會等特定主題或參加海峽論壇、學術會議等方式,涉及兩岸經貿、文化和體育等多個領域;就交流層級而言,既有謝長廷這樣的黨內大佬,又有執政縣市首長及其團隊成員、民意代表、黨內知名人士和學者;從交流地域來區分,可以劃分為大陸、台灣和港澳第三地,可謂形式多樣,特點各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