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互聯網金融為何在中國突然火起來

http://www.CRNTT.com   2014-02-12 10:56:04  


  中評社北京2月12日訊/《理財周刊》日前登載金岩石的文章“互聯網金融為何在華‘突火’”,文章說,所謂信用,第一是“信任”,第二是“可用”,第三是“能用”。當一個法人主體的“信”可以被人“用”的時候,“信”+“用”=無形資產,所以互聯網金融不僅是工具,還有信用資產的屬性。

  上網搜索英文“互聯網金融”一詞,跳出來的內容幾乎都和中國有關,可見互聯網金融最近突然在中國火了!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寬帶互聯網在中國的普及率或覆蓋率最高,甚至超過美國,所以可支持互聯網金融的業務拓展;其次,主流金融業在中國以公有經濟為主導,民間金融或者在“地下”或者在網上,所以互聯網金融幾乎成了民營金融的代名詞;第三,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發展很快,網上支付業務的增長速度居世界第一,而互聯網金融主要是網上支付業務的延伸。從這三個層面看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的崛起,人們很容易得出一個似是而非的結論:互聯網只是工具,既然可以用來買賣商品,溝通信息,當然也可以用來玩金融。

  從工具的層面看互聯網金融,第一個層次是網上銀行或簡稱“網銀”,以商業銀行為交易主體,允許客戶在網上辦理銀行業務。第二個層次是網上金融超市或簡稱“網超”,由於銀行證券基金保險信托都可在網上銷售產品,網上金融超市逐漸形成。第三個層次是網上融資或簡稱“網貸”,P2P或O2O的模式讓線上線下的借貸業務融為一體,在利率市場化的趨勢中迅速崛起。無論是“網銀”,“網超”還是“網貸”,互聯網都沒有創造新的金融業務,只是把原來在網下的金融業務搬上網,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創造更高的流動性。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