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100萬買個點招指標:校董制度多畸形

http://www.CRNTT.com   2014-06-11 13:38:21  


  中評社北京6月11日訊/這幾日,校董招生貓膩登上了各大媒體的評論頭條。因為新華社的一篇報道提到,校董年捐100萬,就能有個點招指標做回報。評論紛紛痛心於校董這個舶來品在中國改革失敗,事實其實沒這麼簡單。

中國的校董制度承擔著兩大拉資源的功能,與國外校董制不同

  舶來品校董制度在中國高校遍地開花就是因為其“高大上”的面子,裡子卻是不同的

  校董制度起源於美國,人們通過不同的方式組成了大學的董事會,從而掌握著這所大學諸如校長任命等最根本的方針路線,是高校的最高權力機關。當然,校董主要由社會賢達組成。能夠當上校董是很高的榮耀,校董們也會竭盡全力去為學校做貢獻,很受尊敬。像是雅虎的創始人楊致遠就是斯坦福大學的校董,而他作為校董還為學校捐獻了7500萬美元。總之,校董是個聽上去很“高大上”的外來詞匯。

  一般來說,輿論偏向認為或者期望中國設立校董制度能夠幫助高校去行政化,引入外部的制約機制,走上自治之路。不過,現實和歷史卻不指向這個期待。高等教育法以法律形式確定了公辦高校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這個目前是不可能打破的。對於怎麼選校長這個問題,這幾年教育部也進行了一些實驗,比如2011年12月,首次面向海內外公開選拔東北師範大學校長和西南財經大學校長。但是,做決定的還是教育部的“遴選委員會”。當然,內裡的不同不妨礙“校董”制度在大學紛紛設立,因為它是一個可以堂而皇之讓大學與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發生緊密聯繫的制度,比什麼名譽博士、名譽教授更顯親密與實用,也更時髦光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