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新常態”

http://www.CRNTT.com   2014-06-22 08:27:51  


新常態”的顯著特點是已經跨過粗放經營快速發展的階段,進入了一個不創新不深化改革就難以持續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
  中評社北京6月22日訊/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正確認識“新常態”的特征,對於新階段的經濟政策設計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改革開放之初快速發展的條件隨著快速發展取得的成就已經不複存在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李義平文章表示,“新常態”的顯著特點是已經跨過了粗放經營、快速發展的階段,進入了一個不創新、不深化改革就難以持續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中國經濟之所以30年保持兩位數的快速發展,是因為存在著快速發展的條件。這些條件是:

  第一,10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國經濟面臨著崩潰的邊緣,即“窮”,“窮”的另一方面就是產業空間很大,從事什麼產業都是新的,都可以發展經濟。加之基數小,很容易快速發展。

  第二,長期的封閉使我們不能完全了解外邊的世界,特別是不能清楚地了解上世紀70年代世界上其他國家快速的經濟發展,亞洲四小龍就是這個時期發展起來的。改革開放打開了國門,知道了我們是後發展中國家,可以發揮後發優勢,承接新一輪世界產業轉移,跟在人家後邊亦步亦趨地做就是最經濟的經濟發展方式。

  第三,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世界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誕生了信息產業和網絡經濟。這樣的態勢使世界經濟發展有了新的興奮點,並因此使產業結構上升到了更高層次。由於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可以使我們大批量地承接外來產業轉移,實行大進大出的經濟發展戰略。

  第四,改革開放之初,我們的資源、環境壓力不大,勞動力“紅利”相當充分。

  第五,改革開放從制度層面解放了生產力,激發了人們創業的熱情。

  基於上述發展之初的條件,我們形成了明顯粗放的速度型的經濟發展方式。這一發展方式的特點是:一是粗放經營,鋪攤子,上項目,靠投資;二是拼資源,拼環境,拼勞動力便宜,走低價格路線;三是招商引資,模仿,處於產業鏈的低端;四是過度依靠外需;五是靠行政力量推動,特別是地方政府之間的GDP競賽;六是GDP崇拜,速度第一,而不是速度、質量、效益的統一。在這六個特征中,核心是GDP崇拜和行政力量推動。這樣的發展模式雖然使中國經濟總量上升到了世界第二,但付出的明顯代價和潛在代價都是難以估量的。此外,必須指出,低價格路線是低層次的競爭路線,是與更窮的國家競爭而不是與更富的國家競爭。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