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昌平:鄉建百年,要對得起這個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14-07-28 10:49:05  


 
  李昌平: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外部的力量在台灣還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這不可否認。不同點就在於台灣的農民組織比較強大,他們的主體性比較強,所以個人或組織下去做事就比較容易。我們就可能困難一些,因為我們的農村缺乏強有力的主體。大陸的外部力量到農村之後,還必須從組織農民、理順農民內部關係開始,才能把事情做好。

“我們該做出超越晏陽初的鄉建才對”

  時代周報:現在的人說起鄉村建設仍然喜歡談晏陽初、梁漱溟的時代,當下的鄉村建設和那時比有哪些差異?

  李昌平:其實清朝政府在1904年就搞過新農村建設,比梁漱溟、晏陽初更早。當時國內戰亂不斷,梁、晏沒有環境去做,幹的時間也很短,他們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但我們今天做鄉村建設還停留在他們那個水平上,就對不起這個時代了,今天的物質、技術、通訊、交通等條件,都已經遠遠超越了那個時代。所以我們應該有更好的方法、更高的理念去做事情,應該要做出高於他們很多的水平,才是對的。農村是一個複雜的巨系統,應該怎樣用經濟的增量、金錢的增量把這個系統激活,進行系統性的修復,再經營它?建設完以後,我們離開了以後,這個地方照樣能維持,要建立一整套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和機制才行。

  所以今天的鄉建人應該認真反思:我們怎麼才對得起這個時代?要做出超越先輩的鄉村建設才對,我們有能力、有條件,但沒有認真去想應該怎麼做。

  時代周報:你認為當前的鄉村建設實踐面臨著怎樣的複雜性?

  李昌平:其實也不是有多複雜,而是做的人如何去認識鄉村、基層政府和農民,最後我們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方法去做?我們到農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農村一盤散沙,跟台灣完全不一樣,各種矛盾糾纏在一起,很難把關係理順,很難形成一個共同體、勁往一處使去做事情。其實在中國,有很多人能把農民組織起來,並且很擅長。但是怎麼把這些力量整合進來?這才是今天的問題。

  時代周報:可以理解為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農民一盤散沙、缺乏組織性;另一個是外部的人和力量也欠缺組織性。也就是說有兩個欠組織性的問題。

  李昌平:對,你總結得很好。我們外部的人單打獨鬥,農民也是單打獨鬥。

  時代周報:相對於鄉村建設而言,農村基層治理的重要性會不會更突出?

  李昌平:我們做鄉村建設,一定要把農民的組織建設擺在第一位。現在的農村是無主體社會,沒有主體性,怎麼搞以農民為主體的鄉村建設呢?有主體性以後,要完成三大任務:第一經濟發展,第二社區建設,第三社區治理。經濟和社區發展得好,能促進社區治理;社區治理能力越強,又能反過來促進經濟發展和社區建設。

  時代周報:鄉村建設是包括了社區治理的?

  李昌平:對。所以我們講“四權”—產權、財權、事權、治權,這是農村共同體必須要有的四種統一的權力。與傳統社會的家族共同體道理一樣,有家族經濟才能處理家族的事務、治理家族。中國是由家族共同體社會過渡到村社共同體,這個轉變在毛澤東時代完成。改革開放以後,家族共同體沒有恢復起來,村社共同體又解體了,現在變成了無主體社會。所以現在的難題就在於到農村去以後,農村治理沒有主體了,誰都抓不住。所以我們下去以後要做組織建設,實際上就是共同體建設。

  時代周報:你想要建設的村社共同體,是什麼形式的?是毛澤東時代的那種還是一種新的形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