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俄之間的三角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5-01-09 11:37:07  


 
  但正如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先生所言,世界上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當中蘇在1960年代交惡、中美1970年代建交,尤其是中國改革開放後,中美俄關係又近似等邊三角形。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俄羅斯國力的衰落、中美經貿關係的增強,在政治三角形上中美之間的邊長縮短了,而中俄之間的邊長在增大。

  進入新世紀後部分,美國政要和學者相繼拋出“中美共治世界”的時髦話題,比如,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伯格斯坦以G8、G20的概念,提出了G2,即“中美兩國集團論”,而哈佛大學著名教授弗格森更創造了一個新詞:Chimerica(即所謂的“中美國”)。似乎中美關係相當熱絡,但中國是清醒的,從未認可G2以及“中美國”的提法。

  但由於政治利益與意識形態的影響,更由於中國的崛起,美國自以為其世界霸主地位受到了隱形的威脅,奧巴馬不止一次發出了“美國決不做老二”的聲音。於是,美國逐漸將戰略重心從歐洲移向亞洲,推出了“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美之間的博弈在加劇,中國在東海和南中國海感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從最簡單的邏輯思維,面對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中國似乎應該更靠近俄羅斯。

或許正因為如此,人們對習近平登上大位之後的首訪地選在了俄羅斯也就有了明晰的解讀,而他當著奧巴馬的面所提出的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建議卻毫無進展。人們或許會由此預測,雖然中俄不應恢復中共建政後所推行的對俄政策,但至少應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

  但現在的中國絕不會再做傻事,在處理烏克蘭危機問題上,中國採取了甚為恰當的做法。當面臨美歐對俄羅斯進行制裁的情況下,俄羅斯極力拉攏中國,但中國卻始終保持極為克制的態度,既不會明確支持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對烏克蘭進行威脅,亦不會對美歐對俄羅斯的制裁說三道四。

  而在前不久由中國主辦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上,雖然俄羅斯總統普京極力示好習近平,但習近平與奧巴馬的中南海瀛台夜話,卻凸顯了中國對中美俄關係的精心設計,即不會在中美俄三角形關係中縮短中俄之間的邊長,也不會拉長北京與華盛頓之間的距離。

  最新的事態發展是國際油價急劇下跌以及盧布一路狂跌,導致俄羅斯經濟急劇惡化,普京的強勢似乎走到了最後關頭。在這種情況下,各方紛紛猜測俄羅斯將在外交與經濟上更加依賴中國。問題是中國會不會對俄羅斯施以援手?各方就此的評論可謂眾說紛紜。12月16日《紐約時報》刊文稱,中國不會救普京;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12月17日刊發社論稱,中國不希望俄羅斯倒下。

  的確,在俄羅斯面臨如此艱困的情況下,如果中國出手救普京,那麼,中國將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比如,就在10月份中俄兩國央行簽署的1500億元人民幣對8150億盧布的本幣互換協議,短時間內中國已虧損近30%。但如果中國眼睜睜看著俄羅斯倒下而不施以援手,那麼,必然的結果是美國更會把遏制戰略的重點移至中國周邊,實現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願望只能停留在夢境。
  面對目前俄羅斯所遭遇的困境,美俄之間的博弈將更趨激烈,日前美國國會已通過更為嚴厲的對俄制裁議案。中美俄之間的博弈不會停止,對中國而言,應該在中美俄三角形關係中保持與美俄的等距離邊長,這不僅考慮到過往的歷史因素,更是國家利益的要求。

  作者是前中國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現為加拿大時事評論員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5年01月09日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