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改革是新一輪增長的制度紅利 | |
http://www.CRNTT.com 2015-02-19 09:52:33 |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文章分析,1.增長動力切換,消費成為中國經濟的引擎 2015年是經濟結構調整和改革全面深化的轉型期。隨著房地產市場進入下行周期,投資拉動的增長時代終結,就業繁榮和居民收入增加構成經濟增長的基礎。從人口結構數據來看,40~50歲這個收入和消費能力最強的年齡段人口占比達到18.5%,達到巔峰水平,收入所支持的社會消費水平將因此有所上升。此外,隨著社會保障機制的改革、政府在民生支出上的增加,居民的預防性儲蓄比率會相應降低,由預期所支撐的當前消費支出也會相應有所提高。 2.貨幣政策依然保持穩健和彈性 從政策的延續性來看,2015年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是勢在必然。預計2015年央行至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兩次以上,每次0.5~1個百分點。此外,隨著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特征逐步確立,人民銀行逐漸減輕對人民幣匯率的幹預力度,外匯占款不再是中國基礎貨幣供應的基礎,適度降低準備金率的環境也趨於成熟。 如果房地產行業的銷售下滑仍然繼續,不排除央行再度降息以降低房貸成本,刺激市場需求。從短期看,降息能降低房貸成本,緩和房地產行業的下行壓力,並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地方政府和部分國企的債務壓力。但對緩解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是否具有實際意義尚待檢驗。畢竟,目前實體經濟中的中小企業貸款利率已經高度市場化,風險溢價在貸款利率中占很大的比重,在風險溢價上升的情況下,無風險利率的下調對於降低中小企業的信貸成本作用有限。 相比之下,針對小微、“三農”的定向寬鬆更易於配合目前的產業結構調整。此外,從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的創造節奏來看,2015年央行抑或更傾向於以中期借貸便利(MLF)和常備借貸便利(SLF)來定向調節流動性,挖渠引水灌溉小微、“三農”等需要扶持的實體經濟。 3.積極財政政策體現為支出結構的調整 在全面預算改革的背景下,積極財政政策將體現為加大保障房投入,增加教育、醫療、社保在全國財政支出中的比重。通過促消費來實現穩增長,而不是以消化過剩產能為目的簡單地擴大政府投資。2014年,教育、醫療、社保在全國財政支出中的占比為32.61%,同比上升0.68個百分點,2015年將延續這種升勢。 另外,2015年財稅體制改革中的全口徑預算推動政府預算透明化,也會對壓縮政府一般性行政支出,提高民生支出形成良好的制度環境。總體而言,2015年,調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財政關係,財權事權相一致,將主要體現為教育、醫療、社保支出責任的上收以及中央財政在民生支出上的擴張。 文章提出,改革是新一輪增長的制度紅利。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