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幣國際化有助全球金融穩定

http://www.CRNTT.com   2015-03-30 10:11:29  


人民幣完全國際化是個極其複雜的過程,不僅是中國“金融資本力”內生性發育的結果,還涉及全球權力格局的變遷。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訊/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的表態,某種意義上說意味著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正在步入開閘的最後階段,或曰讀秒區。而在華訪問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有關人民幣加入SDR(特別提款權)的前景預期,亦點燃了市場對人民幣加入國際主流貨幣俱樂部的熱情。

  按周小川行長的說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尚需打通三個環節,亦即境內境外個人投資更加便利化、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以及《外匯管理條例》相關條目的修改。換句話說,上述三個層面的工作推動,就是對標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要求,著力擴大人民幣在貿易和投資項目下的跨境使用,進而推動人民幣作為一種可自由兌換貨幣深度嵌入全球貨幣體系。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章玉貴文章認為,事實上,中國近幾年在資本市場和國際多邊經濟合作領域推出的一系列重大措施,在相當程度上就是為人民幣國際化準備基礎條件的。

  無論是2013年9月啟動的上海自貿試驗區相關改革的先行先試,抑或去年11月啟動的“滬港通”,深具指標意義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在亞太與歐陸的搭建,還是人民幣國際清算網絡的全球性布局安排,乃至更具指標意義的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的陸續籌備與組建,以及中國力主推行建立亞太自貿區,等等,所有這些,均打開了擴大人民幣的國際行為空間。特別是近期在國際上被廣泛關注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創始會員國層級的顯著提升,在某種意義上昭示著包括經典資本主義強國在內的歐陸國家對中國金融領導能力與潛力的樂觀預期。筆者預計,隨著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等標誌性全球金融公共產品的陸續開張運營,中國資本和中國創意以及基於中國國家綜合實力快速成長的人民幣國際化將在一定程度上激活當今世界金融話語權範式變遷,進而改變全球經濟與金融版圖。

  而從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步調來看,自從2009年開始啟動跨境貿易的人民幣結算試點至2014年底,人民幣從貿易結算到資本項目和金融市場交易規模迅速擴大。2014年人民幣跨境收支占全部跨境收支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一。截至2014年末,RQF試點擴大到10個境外國家和地區,在1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與28個國家的央行和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人民幣業已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和第七大儲備貨幣,國際化步伐顯著提速。

  當然,並不認同所謂人民幣年底之前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是為了滿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的基本條件。儘管IMF年底之前的確要重新評估SDR貨幣籃子,而備受期待的人民幣屆時能否加入由美元、歐元、英鎊以及日元等把持的貨幣俱樂部,也要看人民幣能否順利實現資本項目下的可兌換。不過,對於IMF這樣一個本身處於改革停擺狀態且在全球經濟與金融格局中的邊際影響日漸式微的國際經濟組織而言,中國所做的一切未必是要迎合它,而是如何通過本身力量的發育來更好地為全球金融穩定服務。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