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張夏會成功表明機制重要 也留下懸念

http://www.CRNTT.com   2015-05-25 14:00:55  


台灣2016大選前這次的“張夏會”雖成功,卻也帶著一股很微妙的氛圍。
  中評社台北5月25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第三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張夏會”5月24日達成眾多共識圓滿落幕,在諸如金門自廈門引水、陸客在台中轉等方面,皆有突破性重大發展。就台灣而言,兩岸事務首長會議的“牛肉”一次比一次多,2016選後會不會有所改變?留下許多懸念。 

  回顧三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第一次是時任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在2013年10月6日APEC場外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短暫會面並互稱職銜後,王郁琦2014年2月11至14日訪陸,2月11日與張志軍在南京紫金山莊舉行“張王會”。 

  第二次是2014年6月25至28日,王郁琦、張志軍6月25日在桃園諾富特飯店舉行第二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 

  前兩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相隔只有4個月,受到台灣去年“九合一”選舉影響,去年下半年沒有召開,原訂今年2月7至8日舉行的金門“張王會”又臨時取消,延到5月底的現在舉行。主角也從原本的張志軍與王郁琦,變成張志軍與夏立言。 

  儘管第三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歷經波折才登場,但這次所達成的共識,都是台灣期盼很久,希望能早日解決的問題。若要比較這三次會內容,這次的“牛肉”簡直是滿滿的一大碗。這其中,除了是雙方經過近一年時間溝通成果,也是大陸展現的惠台誠意。對於馬英九日前特別提到的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問題,雙方也有共識推動盡快完商談,務實處理彼此關切。 

  從這三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可以歸納出幾個重點,第一,這個機制是需要的。兩岸事務首長定期見面,可以讓雙方高層主管官員面對面深度溝通問題,沒有隔閡地了解彼此的想法。相較於兩岸早年的“密使時代”、“辜汪會談時代”,兩岸溝通隔著山隔著海,現在台灣陸委會主委與大陸國台辦主任有什麼話都可以面對面說,可以做的立即做,無法立即做的,有什麼困難,也讓對方知道,建立了良性溝通。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