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王崑義:維持現狀 蔡英文的“華麗冒險”

http://www.CRNTT.com   2015-06-09 00:55:57  


 
  所以,許多學生對大陸事務寧願採取不看、不聽、不談的鴕鳥心態,在這種心態之下,去年“九合一”大選國民黨會慘敗,無非就是年輕人的選票幾乎整個倒給民進黨和柯文哲,才會有國民黨慘敗的結果。

  如今,柯文哲雖然在“一五新觀點”中提到“一個中國”,但是明年柯文哲並不需要選舉,所以他可以高談闊論,可是民進黨不僅要選舉“總統”,還要面對“立法委員”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廝殺,所以一票都不能少,蔡英文當然不得不謹慎以待,避免落入難以自拔的選舉困境。

  台灣的現狀真能維持嗎

  現在先不要問兩岸現狀真的能維持嗎?就以台灣的現狀來說,從李登輝到陳水扁主政時期,台灣的現狀還是有很大的變化。

  在李登輝時期,由於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跟李登輝的交情不錯,他還頂住大陸的壓力,讓李登輝到新加坡訪問,雖然新加坡是以“台灣來的“總統”稱呼李登輝,但是李登輝還是抱著感激之心,說出一句“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名言。為此,1992年兩岸所舉行的“辜汪會談”就特別選在新加坡舉行,李登輝把面子作給李光耀。

  另外,在李登輝時期,因為他和李光耀的交情不錯,所以在台灣的亞太發展戰略規劃中,李登輝提出一項“南向戰略”,仿照日本所提出的“雁行戰略”,把日本當成台灣發展的雁首,而新加坡是台灣發展的雁尾,這也是配合1996年兩岸飛彈危機之後,李登輝提出對大陸“戒急用忍”的戰略規劃。

  而到陳水扁時期,由於陳水扁和李光耀並無交情,所以陳水扁時期的戰略規劃,就縮小為美、日、台的三角關係,不僅陳水扁宣稱這一個三角關係是要建構“民主的價值同盟”,在陳水扁下台以後,蘇貞昌擔任民進黨主席時,他在2013年2月到日本訪問也繼續說美、日、台可以建立“民主同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