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智庫雜誌:如何妥善處理“民國”符號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5-06-14 00:50:43  


 
  簡言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是在不同時期代表中國的政權符號,而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對“中華民國”的政府繼承之後,按照“一個國家一個政府”的國際法基本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成為代表中國的唯一政權符號,曾經代表中國的“民國”符號即成為歷史。也就是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享有過去‘中華民國’對整個中國的全部權利,其權利能力及於整個中國,並對整個中國承擔責任,也就是說擁有權利義務的歸屬資格。”

  兩岸對於“民國”符號的認知變化

  一直以來,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中華民國”的政府繼承關係早已成為既定事實,且已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但台灣當局卻始終不肯面對現實,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府繼承關係,堅持以“中華民國”的名義在中國境內的部分領土上實行有效統治。在中華民國政府確立之後清政府宣佈退位,中華民國順利繼承了清朝,成為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權,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卻沒有像清政府那樣宣佈退位,退據台灣的國民黨殘餘政權始終不肯放棄“中華民國”的政權符號。台灣當局對於“民國”符號的堅持也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中華民國”的政府繼承關係變得複雜化,同時也成為兩岸政治分歧的難點和重點。

  近年來,在大陸改革開放以及台灣政治民主轉型的大背景下,兩岸對於“民國”符號的認知也產生了一些變化,不再是原來那種大陸惡意詆毀、台灣盲目崇拜的局面。一方面,隨著大陸社會開放程度的不斷提升,“民國”符號在大陸逐漸“去妖魔化”,被賦予更多理性客觀的評價。從民國文化的推崇到辛亥革命的高度評價,再到國民黨抗戰功績的肯定,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民國”符號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和曾經的政權符號在大陸得到廣泛的接受和認可,反映了大陸對於“民國”符號認知的深刻轉變,不再是一味地詆毀和妖魔化。大陸方面“民國”符號認知轉變體現出中國大陸已經跳出內戰思維,以更加積極自信的心態來推動實現“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