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智庫雜誌:需積極構建中美新型軍事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5-06-18 00:31:04  


 
  在座談交流中,我們還感到,當前美國意欲加大與中國合作力度,還存在拉住中國,防止中國與俄羅斯結盟一致對美的考慮。美方宣稱,在此次克里米亞危機中,中國在美俄之間明顯採取了“兩面下注”的政策。美國擔心在中美俄大三角中,若中俄完全走到一起,聯合對美,美將處於不利地位。對此,美國防大學國家戰爭學院院長柯森提諾准將倡議:“中美雙方要共同保衛全球,共同保衛公共領域的安全。更重要的是,要在政治、軍事上合作。合作的模式,可以採取美英合作的模式。”眾所周知,歷史上美英合作模式的一個重要結果,就是英美霸權之間的和平過渡,也就是美國的和平崛起。

  這表明,隨著中美綜合實力的此消彼長,美國人也並不認定中美之間必有一戰。特別是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只要我們善於運籌、把握分寸、剛柔相濟,就能夠爭取中美之間良性互動和新型大國關係的構建,就有可能超越“修昔底德陷阱”,走出“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大國和平崛起之路。

  (三)兩國兩軍關係發展航向已定,但過程仍將充滿磕磕絆絆。

  中美兩國元首已就致力於建設新型軍事關係提出了共同願景,這為實現兩軍關係良性互動注入強大動力,目前兩國軍方領導人正為此而不懈努力。但現實中,在兩國缺乏戰略互信的大背景下,兩軍關係發展面臨的干擾和瓶頸將長期存在,短時間內難以消除。在兩軍關係推進過程中,必然伴隨不和諧的音符和磕磕絆絆。去年11月,在美國會中期選舉中民主黨大敗,奧巴馬政府今後兩年執政難有作為,中美軍事交流的“三大障礙”仍將存在。展望2015年及其以後,隨著美國領導人換屆,新總統在台灣軍售、會見達賴、熱比婭等問題上若採取動作的話,中美政治關係必然受到影響,從而給中美軍事關係帶來波瀾。未來5至10年,中美軍事交流合作將日趨理性與成熟,但離真正走上良性互動的軌道還為時尚早,對此中方要有充分的預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