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面臨挑戰 ,兩岸關係將走向何方?

http://www.CRNTT.com   2016-01-26 00:01:39  


 
  第二個挑戰是如何有效扭轉台灣島內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對大陸日漸增加的疏離感和日漸淡化的民族感情。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島內動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另一是民眾的主觀意願。客觀需要和主觀意願同時發力,即可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如前所述,目前台灣島內推動兩岸關係向縱深發展的內在動力呈現減弱趨勢,而且在客觀需求和主觀意願兩個向度上同時有所表現。如果說客觀需求的再積累能夠通過時間加以解決的話,那麼主觀意願並非簡單地經過一段時間就增強。事實上,就台灣各機構的民調數據顯示,兩岸自上個世紀80年代末打開藩籬,交流交往日趨頻繁的近30年來,包括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的歷史性發展,但與之相悖的是,台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民族和國家認同則在趨於弱化,願意公開表明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呈下降趨勢。民調數據顯示,受訪者自認為是中國人,以及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在50%左右,兩岸分隔日久,加之本土意識被島內一些政治勢力惡意操弄,致使台灣民眾對大陸疏離感有所增加,支持統一的力量也因之流失。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期,在台灣進行“台獨意識”灌輸和全面“去中國化”,而這正是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中國意識弱化,“兩岸你是你、我是我”認知強烈的主要原因。2008年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軌道後,雖然執政當局動用執政資源在全社會強化“台獨意識”、進行“去中國化”的情況不復存在,但“台灣主體意識”仍在強化、中國國家認同弱化的趨勢並未有扭轉。如果民進黨再次上台執政並推行分裂國家政策,扭轉台灣民眾對國家民族的疏離感和對大陸分離意識將更加困難。

  第三個挑戰是如何進一步排除外部勢力對兩岸關係發展、實現國家統一的干擾。外部勢力一直是干擾兩岸關係發展、阻撓中國統一的重要因素。雖然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強大,兩岸關係不斷深入發展,外部勢力對於兩岸關係的影響呈現持續下降趨勢。但是,只要兩岸未統一、台灣島內仍存在分裂勢力,國際勢力就會阻撓兩岸接近,而且也就有插手台灣問題的藉口與機會。在台灣執政當局承認“九二共識”的情況下,兩岸在良性互動的基礎上,得以保持和平發展態勢,並帶來兩岸以及相關國家多方受益的結果,從而壓縮了外部勢力干擾兩岸關係發展的空間。但是,如果台灣執政當局推行對抗統一、謀求分裂的兩岸政策,勢必主動引入外部勢力,以求“挾洋拒統謀獨”。再加上外部勢力也有利用台灣問題牽制中國崛起的戰略需求,甚至支持“台獨”分裂勢力維持台海兩岸永遠分離的圖謀。因此,如果民進黨再次上台執政,進一步排除外部勢力插手台灣問題會面臨更多挑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和平統一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更多干擾和阻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