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北京智庫研究報告 詳述如何淘汰僵屍企業

http://www.CRNTT.com   2016-07-28 00:12:48  


人大國發院副院長聶輝華代表課題組發布研究報告。(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記者 徐夢溪)十八大以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當前經濟改革和宏觀調控的主要抓手,其關鍵就在於加快淘汰僵屍企業。就此,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僵屍企業課題組對中國僵屍企業進行了全面研究,並於昨日由人大國發院副院長聶輝華代表課題組發布了以《中國僵屍企業研究報告——現狀、原因與對策》為題的研究報告。

  該報告是國內第一份全年研究僵屍企業的報告。值得注意的是,在識別僵屍企業的標準上,課題組在對比了官方標準和學界流行的CHK標準後,提出了“人大國發院標準”:如果一個企業在當年和前一年都被FN-CHK方法識別為僵屍企業,那麼該企業在當年被識別為僵屍企業。

  接下來,報告通過對比年份、行業、地區、所有制、規模和年齡,描述了中國工業部門僵屍企業全貌。報告認為,從2000年到2013年,中國僵屍企業問題在逐步緩解;鋼鐵、房地產、建築裝飾、商業貿易和綜合類行業中僵屍企業比例最高;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僵屍企業比例高於東部和南部地區;國有和集體企業中僵屍企業比例最高;大型和中型僵屍企業比例高,但大部分僵屍企業屬於小型企業;隨著企業年齡的增長,僵屍企業比例越來越高。

  報告還梳理出導致僵屍企業產生的5大原因。一是,政企合謀。地方政府為了政績和維穩,不斷給瀕臨破產的僵屍企業“輸血”,或者給非僵屍企業施加就業壓力和量產擴張壓力,再通過補貼和貸款來維持局面。二是,在國家重點扶持某個行業過程中,地方政府之間和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三是,我國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出四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留下後遺症。四是,金融危機導致外部需求減少,我國出口依賴型行業和企業受衝擊。五是,銀行信貸對國有和集體企業、民營企業有歧視。

  關於如何減少僵屍企業,報告提出5條政策性建議。第一,減少政府對企業的干預,尤其是慎用產業政策。第二,完善國資委對國企的考核指標,全面理解“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第三,強化銀行的預算硬化。第四,多渠道化解過剩產能,鼓勵企業兼並重組和改制分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網。第五,加快國企改革步伐,關鍵是明確國企定位。

  該報告使用數據來自於1998-2013年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和1998-2015年上市公司數據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