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周志杰:中國通過G20成為全球秩序維護者

http://www.CRNTT.com   2016-09-09 00:17:27  


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教授周志杰。(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台南9月9日電(記者 趙家麟)G20杭州峰會落幕,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教授周志杰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中國透過G20的多邊與雙邊主義交互發揮,扮演了全球議題的倡議者、秩序維護者的角色,提升了國家形象,穩定中美、中日關係,讓彼此之間揚同抑異,避免了針鋒相對。
  
  周志杰畢業於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法學碩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 (SUNY at Buffalo)政治學博士,學術專長研究領域包括兩岸關係、國際規範與主權國家的互動、國際人權建制與人權法、國際環境合作、區域安全(東北亞、跨大西洋關係)、美國外交決策(人權、情報)、轉型政治經濟分析等。

  周志杰對中評社表示,據他的了解,大陸準備這場G20至少有3年之久,峰會舉辦的當週,全中國大陸從中央到地方,都聚焦在G20,對峰會的實質面、象徵意義,都展現了極高的重視程度。

  從全球政經實力上看,G20是新興經濟體的佼佼者,和G8、其他多邊經濟論壇比較,在數量上是一個開發中國家大於發達國家的峰會。中國在G20的表現,從多邊主義角度向世界宣示有三:

  第一,沒有全球自由貿易,就沒有今日改革開放的中國;沒有開放的世界就沒有繁榮的中國。中國對世界經貿,從懷疑到融入,強調國家奮鬥、民族偉大復興、國力增加,都建立在全球經貿的基礎上。從經貿的角度,中國也從過去的謹小慎為,走向當為、當仁不讓。

  第二,在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中,扮演中流砥柱角色。國際社會現在因為有反全球化、難民問題、恐怖主義等,趨向保護主議之際,在美國走向盟邦分攤式的孤立主義的此時,在英國脫歐、歐洲反移民風潮下,強調改革開放受益於全球經濟的中國,成了維護各國開放、溝通、多邊主義的中流砥柱,有力挽狂瀾的意義。

  第三,強化擔當全球議題倡議者、秩序維護者。歐洲是恐怖主義的重災區,美國大選顯現國內氣氛正在轉化“世界警察”的國家形象認知,不想再多負擔國境之外的事務。做為發展中國家實力最強的中國,比起歐美,更無後顧之憂的擔當起全球議題倡議者、秩序維護者的角色,主掌全球經濟開放大旗,有水道渠成之勢,歐美也未投射太多的“中國威脅論”。

  周志杰對中評社分析,從安全戰略、雙邊角度看中國國家形象的提升:

  第一,從低政治議題建構對外形象。占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中、美兩國,在G20峰會中,透過多邊之下的雙邊實踐,聯合批准《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受到國際社會多方面高度讚揚。從關乎人類、經濟、環境安全的全球利益來主導,有利於中國對外的形象,在傳統上以美國為首的對中圍堵政策、發展中國家在南海議題上對中國的疑慮,都有正面的緩解意義。

  第二,重視金磚四國更甚於中美關係,凸顯中國不忘本,堅定站在發展中國家的視角來看待國際政經秩序。G20期間,中國官媒特別強調金磚四國領導人會議,還要有常設機制的互動等。這種先金磚再中美的處理程序,凸顯了重視各新興市場大國,並從非歐美、非發達國家看待國際政經秩序,此一重要走向,也是在平衡過去長期以來偏向歐美主導的國際秩序。

  周志杰對中評社指出,G20峰會在亞洲最受矚目的中美、中日峰會,他有以下的觀察:

  中、美領導人的會晤,對爭議的議題都是點到為止,強調“揚同抑異”,避免針鋒相對。

  他認為,一方面是中國對美釋出善意,另一方面,中國經濟處於下行、調結構的階段,盡可能的要與美國維持鬥而不破的關係;美國則是在南海議題上與中國劍拔弩張,在仲裁案後想見好就收,不再刻意渲染。中、美都順水推舟,講各自該講的話,至少沒有再爭議的議題上添加新說詞。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