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 
中評智庫青年論壇:兩岸青年一家親

http://www.CRNTT.com   2017-06-22 00:23:07  


 
  可見,大陸領導人在對台論述中,非常重視用“情”來打動台灣人民,通過同胞情、骨肉情的溫情訴求,來拉近兩岸同胞的心靈距離。因為歷史與現實的複雜因素,兩岸之間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差異,這些差異還可能會長期存在。但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不管兩岸在時間上分離多久、政治上分歧多大、心靈距離上差距多遠,這種親情是無法割捨也是割捨不掉的。因此,“兩岸一家親”蘊含著求同存異的思維,兩岸同胞這種與生俱來的“情”就是同,這種“同”可以超越一切“異”,將兩岸同胞緊緊聯繫在一起。

  回到兩岸青年交流中,當然也會存在一些鴻溝,有的鴻溝甚至看起來難以逾越。但從“兩岸一家親”理念及其所蘊涵的“求同存異”思維的啟示下,兩岸青年應該理性分析兩岸青年交流出現困難的原因,找到並尊重客觀存在的“異”,積極求“同”來促進兩岸青年交流的蓬勃發展。

  兩岸青年交流中出現“異”的原因

  個人認為,兩岸青年交流中出現困難存在以下幾點原因:

  在政治層面,島內複雜的政治生態與綠營長期以來對大陸的負面宣傳,對島內青年造成相當大的負面引導。

  在經濟層面,由於多年來台灣經濟成長率低、薪資增長率低,年輕人將內心的不滿與無助宣洩在執政的馬政府身上,也連帶反對馬政府推行的兩岸和平發展路線,對兩岸青年交流也產生抵觸心理。

  在文化層面,由於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期間力推“去中國化”政策,馬英九八年執政也未能及時“撥亂反正”,造成年輕人對於“大中國”的認同已支離破碎。近年來台灣“本土化”運動興起、主體意識加強,多數年輕人對於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思維趨向認同。

  在成長背景上,台灣年輕一代基本是在台灣出生、長大、工作、生活,絕大部分不瞭解大陸甚至沒有到過大陸,對於大陸的印象來自於媒體報道、網絡信息等方式,很難不會出現偏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