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楊開煌語中評:台灣三沒有 年輕人當然西進

http://www.CRNTT.com   2018-06-03 00:26:40  


楊開煌。(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6月3日電(記者 黃文杰)台灣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愛台灣”的實質就是愛護台灣人民,有發展的機會,有參與民族復興的機會,共產黨當然可以跟國民黨、民進黨一起比賽,從共產黨的角度來說,台灣是大陸一部分。

  蔡英文520就職滿兩周年,兩岸關係持續僵化,不只重創觀光經濟,也面臨外交窘困,一個月斷兩個“邦交國”,即使喊“不再忍讓”,嚴審大陸官方人士來台,卻看到台生台胞接連“用腳投票”,反觀陸生來台名額逐年緊縮,台灣年輕人看不到未來,楊開煌接受中評社訪問。
 
  《BBC中文網》一則評論中,將這群“不當台灣人想當中國人”的人稱之為“脫台者”,並且認為未來將越來越多,楊開煌解釋,這種說法可能帶有反諷,台灣又不是朝鮮,只是民主為何搞得這樣?民進黨執政,看到“三沒有”:沒有機會、沒有未來、沒有資源,當然年輕人都“西進”。

  楊開煌舉今年高中畢業生赴大陸申請高校,各種數據顯示,以平均來算,報考人數是去年的4.5倍,多半高標學生,大陸提供資源共享、資金共享,“去唸書等於賺錢”,學生繳了一筆學費,大陸給你學費之外更多資源,又能建立人脈與創業基金,雖然不保證可以創業成功,卻是值得。

  對於台灣老師為何也“用腳投票”,願意赴大陸教書。楊開煌說,台灣教授薪資之低,是韓國、香港、新加坡的四分之一,如今大陸願意花錢投資高校,國際排名快速提升,世界各國都要到大陸,台灣反而要去聯繫國際知名學校來投資,結果光一個台大校長“卡管”案,造成兩位“教育部長”去職,怎麼有信心來台灣談合作。

  楊開煌不客氣說,北京大學一個禮拜享有的國際資源,可能讓台灣類似台大等校,足足夠用一個學期,北大學生接觸國際大師機會,一個禮拜兩三次,各行業都有,台大可能一個學期一次見到國際大師,台灣對國際影響力愈來愈小。

  他對中評社說,以前台灣最大價值,就是讓國際更認識中國,因為保有中華文化,結果民進黨拼命“去中國化”,不要以為台灣年輕人沒有看到,過去媒體掌握大資本家、政府手中,現在網路資訊發達,年輕人只要肯學,馬上擁有比政府更多資訊,或許未必完全正確,但網路時代,已經不能把高中生當“教”的對象,這也說明,為何民進黨流失最多是年輕人。

  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5月30日在新聞發佈會,被問到台灣藍綠惡鬥,台灣輿論認為應該讓國民黨、民進黨和共產黨一起來比賽,誰更加愛台灣?楊開煌說,他覺得大陸此時回應“誰愛台灣”,不論角度與時間點,其實“精準到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